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030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楚辭.九歌.湘夫人 (節錄) (帝子降兮北渚) (1030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高考題庫2009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古詩(含詩經楚辭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屈原 (9107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《湘夫人》是《九歌》中的一篇。《九歌》本是戰國時楚國的民間祭歌,經過屈原的藝術加工後,成為一套自成體系的祭歌,共有十一篇,即《東皇太一》、《雲中君》、《湘君》、《湘夫人》、《大司命》、《少司命》、《東君》、《河伯》、《山鬼》、《國殤》、《禮魂》。

        湘夫人與湘君均是湘水之神,也是配偶神。《湘夫人》是一首祭湘水女神的詩歌,全詩以湘君的角度來寫,描繪出湘君對湘夫人馳神遙望,祈之不來的思念、惆悵之情。詩中的心理描寫、景物描寫等都細緻可讀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九歌.湘夫人》(節錄)      屈原

帝子1降兮北渚2,目眇眇3兮愁予4

嫋嫋5兮秋風,洞庭波兮木葉下6

登白薠兮騁望7,與佳期兮夕張8

鳥何萃兮蘋中9?罾10何為兮木上?

沅有茞兮醴有蘭11,思公子12兮未敢言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帝子︰指湘夫人,即湘水女神娥皇、女英。傳說娥皇、女英是帝堯之女,故稱「帝子」。娥皇、女英下嫁帝舜,舜出巡南方,久久未歸,兩人追蹤尋找,在洞庭湖邊聽說帝舜已死在蒼梧(今湖南寧遠境內)之野。二人痛哭,投湘水而死,故成為湘水之神。

2      渚︰水中的小陸地。

3      眇眇︰遠望而不見的樣子。

4      愁予︰使我愁苦。

5      嫋嫋︰微風徐徐吹拂的樣子。

6      洞庭波兮木葉下︰波,用作動詞,生起波濤。下,落。

7      登白薠兮騁望︰白薠,秋季生長在湖澤間陸地上的一種草,這裏借代長滿白薠的地方。騁望,縱目遠望。

8      與佳期兮夕張︰佳,佳人。期,約會。佳期,與佳人約會。夕張,在黃昏時鋪設佈置。

9      鳥何萃兮蘋中︰萃,聚集。蘋,生於淺水的一種水草,又稱「四葉菜」。

10    罾︰魚網。

11     沅有茞兮醴有蘭︰沅,水名。茞,即白芷,一種香草。醴,通「澧」,水名。

12    公子︰古代有時亦稱女子為「子」或「公子」,這裏猶言「帝子」,即湘夫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富浪漫主義色彩

    屈原是一個浪漫主義者,他的作品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,有狂熱奔放的感情,有豐富的想像,有奇特的幻想。《湘夫人》中深深體現這種特色,因為詩人馳騁想像,將大量神話傳說、歷史人物和大自然現象揉合在一起,編織成一幅色彩瑰麗、雄奇壯觀的畫卷。

2     地方色彩濃厚

    《湘夫人》中吸收了當時楚國民歌的精華而加以提煉和發展,詩中書楚語、作楚聲、紀楚地、名楚物,包含許多楚地特殊的名物,地方色彩非常濃厚。

3     運用比興象徵的手法

    屈原善於運用比興的手法,《湘夫人》也承繼並發展了《詩經》的比興手法,「依詩取興,引類譬喻」。同時,在屈原筆下,草木、蟲魚、鳥獸和風雲雷電,也都具有生命。

4     情景交融

詩中刻劃了秋天淒冷搖落的景色,為詩歌渲染了一片淒清落寞的氣氛,襯托出湘君不見湘夫人的寂寞惆悵之情,使詩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。

5     熔鑄神話故事

    詩中吸收了大量的神話故事,目的是以熔鑄神話故事來抒發詩人的情感,以及豐富其作品的內容、抒發其熱情與懷抱。

6     語言清新

    本詩的語言風格獨特,雖然運用了華辭麗藻,但語言清新永,感染力強。

7     句式靈活,夾用「兮」字

    本詩以六言為主,雜用五言、七言句。而且每句中夾有一「兮」字,虛助詞的運用,能加強詩歌的節奏感,調節全詩的節奏,讀來韻味悠長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《湘夫人》是湘君的獨唱,湘君是湘水之神。詩的內容是表現兩人互相追求,終於不遇,而產生的深切思慕以及哀怨的複雜心情。

1     湘君的水神形象

詩中著力描寫湘君思戀夫人──湘夫人的痛苦心情,以及湘君對愛情忠貞的思想感情,從而塑造出一位孤獨而對愛情堅貞不渝的水神形象。

2     寓意深遠

    湘夫人》是湘君的獨唱,湘君是湘水之神。詩的表面是表現湘君和湘夫人互相追求,終於不遇,而產生的深切思慕和哀怨的複雜心情,但實際上寄寓了詩人的深厚感情。詩人通過水神對愛情的執著,寄寓詩人對理想的追求,以及對祖國的摯愛。而詩中水神不能與愛人相遇所帶來的心理創傷,則是詩人所處身的政治環境以及自身命運的寫照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湘夫人已經來到北方水中的小陸地,遠望而不見她使我愁苦。

秋風輕輕吹拂,樹葉凋零,洞庭湖微波蕩漾。

站在長滿白薠的草坡裏縱目遠望,與夫人約會在今天的晚上。

為甚麼山鳥聚集在水草中?為甚麼魚網張在樹梢上?

沅水有茝草澧水有蘭花,思念湘夫人而無法宣告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湘夫人》一詩所寫的是哪一個季節?試從詩中找出相關句子,並加以簡單說明。

2      湘夫人》一詩是湘君的獨唱,表達了哀怨的思念之情。誰是湘君的思念對象?

3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不是本詩的深層寄意?

A     對理想的追求

B     對祖國的摯愛

C     對愛人的思念

D     自身命運的寫照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秋季:「嫋嫋兮秋風,洞庭波兮木葉下」,寫秋風輕輕吹拂,樹葉凋零,洞庭湖微波蕩漾的景象,因此是秋天。

2      湘君的思念對象是其夫人,即湘夫人。

3     C     對愛人的思念        ü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《湘夫人》一詩想像豐富,試從詩中找出一例,並加以簡單說明。

2      「嫋嫋兮秋風,洞庭波兮木葉下。」兩句刻劃了怎樣的景貌?又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

3      「鳥何萃兮蘋中?罾何為兮木上?」兩句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?試舉出其中兩項,並加以解釋。

4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不是本詩的寫作特點?

A     浪漫主義情調濃厚

B     地方色彩濃厚

C     句式靈活,善用「兮」字

D     語言自然質樸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詩的開首「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」兩句,切入了人神相戀的故事來表達湘君和湘夫人之間的愛情故事,想像豐富,耐人尋味

2   這兩句寫了秋風吹落葉,葉落在洞庭湖上,湖上波濤暗湧的景貌。

秋風落葉,猶如湘君心情的枯寂;葉落湖中,泛起陣陣漣漪,猶如湘君思情的蕩漾。因此,秋天淒冷搖落的景色,為詩歌渲染了一片淒清落寞的氣氛,襯托出湘君不見湘夫人的寂寞惆悵之情,使詩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。

3         a      比喻:以鳥本不該停在草中,魚網本不該張於木上來比喻所願不遂。

  b      反問:語氣強烈,有責怪之意。

4     D     語言自然質樸        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