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04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莊子.庖丁解牛 (1041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新高中指定篇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先秦、秦漢、魏晉散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莊子 (9109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

《庖丁解牛》選至《莊子》的《養生主》。《庖丁解牛》是一則寓言故事。由於戰國時期戰爭不停,在這個年代莊子主張「保身」、「避禍」等。本文借庖丁解牛的故事說明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和人生哲學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莊子.庖丁解牛》 莊子

        吾生也有涯1,而知也無涯2。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3!已而為知者4,殆而已矣5!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6,緣督以為經7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8,可以養親9,可以盡年10

       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1,手之所觸12,肩之所倚13,足之所履14,膝之所踦15,砉然嚮然,奏刀騞然16,莫不中音17,合於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經首》之會18

        文惠君曰:「譆19,善哉!技蓋至此乎20?」

        庖丁釋21刀對曰:「臣之所好者道也22,進乎技矣23。始臣之解牛之時,所見無非全牛者。三年之後,未嘗見全牛也24。方今之時,臣以神遇25而不以目視,官知止而神欲行26。依乎天理27,批大郤28,導大窾29,因其固然30。技經肯綮之未嘗31,而況大軱乎32!良庖歲更刀,割也33;族庖月更刀,折也34;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數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發於硎35。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36;以無厚入有閒,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37,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雖然,每至於族38,吾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39,視為止40,行為遲41,動刀甚微,謋然已解42,如土委地43。提刀而立,為之四顧,為之躊躇滿志44,善刀而藏之45。」

        文惠君曰: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46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

1    涯:邊際,限度。

2    知:指知識。

3    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:隨,追求。殆,疲困。已,同「矣」,語助詞。

4    已而為知者:已而,既然如此。意思是既然如此還要多花心思去求取知識。

5    殆而已矣:而已,罷了,語氣助詞。矣,同「了」。意思是只會更加疲乏罷了。

6    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:近,接近,引申為獲得、遭到。意思是做世俗認為的善事的人沒有不追求榮譽,做惡事的人沒有不遭到刑罰。莊子認為,為「善」或為「惡」都不足取,因為做了善事難免榮譽加身,做了惡事不免觸犯刑律,而榮譽、刑罰都不利於養生,所以最好是既不為善,也不為惡,即「無為」。

7    緣督以為經:緣,遵循,順著。督,脈絡名,頸中央之脈,是人身中正中的督脈;這裏引申為中道。經,常法。意思是順著自然之道,以此為做事的準則常法。

8    全生:保存天性。

9    養親:親,指精神,「養親」意為「養心」。

10  盡年:年,人的壽命。意思是盡享天年。

11 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:庖丁,即廚師,掌廚丁役之人。一說指「庖」為廚師,「丁」是廚工的名字,「庖丁」意思是一個叫丁的廚師。文惠君,戰國時魏國國君,因魏後來遷都大梁,故又稱梁惠王。解,分解,宰割。

12  觸:接觸,引申為抓。

13  倚:靠。

14  履:踐踏,踩。

15  踦:抵住,指用膝蓋頂住。

16  砉然嚮然,奏刀騞然:砉,擬聲詞,指解牛時的皮骨相離之聲。嚮,同「響」。奏刀,用刀切割牛身。騞然,刀解物聲,比砉然聲音大。這兩句說解牛時發出的各種響聲。

17  中音:中,合乎。中音,合乎音樂節拍。

18  合於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經首》之會:《桑林》,商湯時代的一種舞樂。《經首》,堯時樂曲《咸池》中的一章。會,節奏。這兩句描述庖丁解牛時的動作,都合於《桑林》之舞的節拍;動刀時所發出的聲音,皆配合《經首》樂章的節奏。

19  譆:讚歎聲。

20  技蓋至此乎:蓋,通「盍」,作「何」解。意思是解牛的技術怎麼高明到這個地步呢?

21  釋:放下。

22  臣之所好者道也:好,愛好,崇尚。道,指自然之道。

23  進乎技矣:進,超過。意思是已經超過普通技術的階段了。

24  未嘗見全牛:指庖丁操刀解牛時間久了,對於牛各個部分的結構已經完全瞭解,不會把牛看成是整體,而把牛看成是許多可以宰割的部分。

25  神遇:指用心神去接觸。

26  官知止而神欲行:官知,指感覺器官如眼、耳之類。止,停止。神欲,指精神活動。意思是解牛時感官活動停止了,只靠精神活動來行事。

27  依乎天理:依,按照。天理,天然的肌肉紋理,牛生理上的自然結構。

28  批大郤:批,劈開。郤,同「隙」,指牛筋骨間的空隙。

29  導大窾:導,順著,循著。窾,指牛體內骨節間的空間。

30  因其固然:因,順著。固然,指牛身體本來的結構。此句意思同「依乎天理」,順著牠本來的結構運刀。

31  技經肯綮之未嘗:技經,應是「枝經」之誤,「枝經」即枝脈、經脈,指牛體內筋脈相連之處。肯,附在骨上的肌肉。綮,筋肉聚結處。未嘗,未曾碰過。「未曾技經肯綮」之倒裝句。意思是庖丁解牛時,刀刃未曾碰過筋骨相連、筋肉聚結之處。

32  大軱:大骨。

33  良庖歲更刀,割也:意思是技術比較高明的廚工,一年要換一把刀,因為他解牛時會割開牛隻的筋肉。

34  族庖月更刀,折也:族,作「眾」解,一般。折,砍也。意思是一般的廚工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,因為他們是用刀劈骨頭。

35  而刀若新發於硎:發,磨好。硎,磨刀石。意思是庖丁解的牛雖多,但他的刀子卻十分鋒利,刀刃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好一樣。

36  彼節者有閒,而刀刃者無厚:節,骨節。閒,間隙。無,即「不」,「無厚」即不厚,指刀刃很薄。意思是牛的骨節是有間隙的,而庖丁的刀刃卻薄得像沒有厚度般。

37 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:恢恢,寬綽的樣子。遊刃,轉動刀刃。意思是用極薄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之中,顯得非常寬綽,刀刃有足夠的活動運轉空間。

38  族:筋骨交錯聚結之處。

39  怵然為戒:怵然,驚懼的樣子。戒,小心,警惕。

40  視為止:指目光凝視某一處,視力集中。

41  行為遲:遲,緩慢。意思是徐徐下手,不敢急躁。

42  謋然:象聲詞,形容牛解開時發出的聲音。

43  如土委地:委,放置。意思是牛身被剖開以後,好像泥土般攤開在地上。

44  躊躇滿志:從容自得,心滿意足的樣子。

45  善刀而藏之:善,同「拭」,擦拭。藏,把刀藏入套中。

46    得養生焉:即明白保養生命之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.養生之道在於順應自然

 

文中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,只會令人感到疲憊不堪,對生命有害。養生之道在於順應自然,不為外界利益支配,方可做到「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親,可以盡年」。

 

2. 以庖丁解牛說明養生之道

(a) 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

文中分別由動作、聲音和側面描寫三方面展現整個解牛的過程。

「手之所觸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」是動作描寫、「砉然嚮然,奏刀騞然」以象聲詞表現出解牛時的節奏感。最後「技蓋至此乎」側寫出鮮牛的高超技術。

 

(b) 庖丁解牛的見解

解牛的準則

「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」,說明他解牛的準則在於「道」,技術與道合而為一。

 

解牛悟道的三個階段

莊子運用庖丁解牛說明了處世之道,刀象徵人的生命,而牛盤筋骨代表人生的困難,說明了當人面對問題時,不要硬碰,只有順應自然,才無往而不利。

 

以「族庖」、「良庖」襯托庖丁

「族庖月更刀」、「良庖歲更刀」,但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卻依舊歷久常新。這說明了當人面對問題時,硬碰只會對精神造成傷害,反之順應自然便可輕易解決問題。

‧庖丁解牛的謹慎態度

每遇到牛盤筋骨之處,庖丁會份外小心,集中精神,把動作放慢。莊子以此說明面對困難時不要掉以輕心。

 

‧收斂自處

庖丁解牛後,便會「善刀而藏之」。這說明了解決問題後,應收斂鋒芒,免招人嫉妒。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. 結構緊密,前後呼應

文章分成兩個部分,第一部分說明養生之道在於「緣督以為經」,這便「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親,可以盡年」。第二部分利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析述養生之道。最後,以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」點出文章重點。三部分層次清晰,結構嚴謹。

 

2. 描寫生動,形聲兼備

描寫庖丁解牛時,以「砉然嚮然,奏刀騞然」以象聲詞表現出解牛時的節奏感,展現出聲色俱備的畫面。而且,「手之所觸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」幾句的動作描寫,表現出他解牛時身體活動協調的優美。

 

3. 寓言說理,委婉曲折

寓言通詔生動的故事說明高深的道理,把抽象的「道」具體描述出來。例如以刀子比喻人的精神,牛比喻人世間等等,令文章委婉曲折,增加說服力。

 

4. 善用誇張手法

文章用了誇張的手法突出庖丁解牛的技藝。 如「合於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經首》之會」,誇張了他形體動作的優美。這些誇張的效果,有助突顯主題。

5. 善用對比和襯托

 

(a) 對比

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」,以有限的生命對比無限的知識,突出追求知識會對生命有害。

 

(b) 襯托

以「族庖」、「良庖」襯托庖丁

「族庖月更刀」、「良庖歲更刀」,但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卻依舊歷久常新。這說明了當人面對問題時,硬碰只會對精神造成傷害,反之順應自然便可輕易解決問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        我的一生有盡頭,而知識是無窮無盡。以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學問,只會令人疲乏罷了!既然如此,還要多花心思去求知,只會更奔疲乏罷了!做善事無非為了名譽,做惡事的人沒有不遭到刑罰,順著自然之道作為做事的準則,可以保護身體,可以保存天性,,可以養心,可以盡享天年。

        庖丁為文惠君宰牛,他用手抓著,以肩靠著,用腳踏著,用膝蓋頂著牛身,用刀切割牛身時,發出皮肉分離的聲音,這些聲響均合乎音樂節拍,他的動作合於《桑林》之舞的節拍,動刀時所發出的聲音皆配合《經首》樂章的節奏。

        文惠君說:「啊!好啊!你宰牛的技術怎麼高明到這個地步呢?」

       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:「臣下崇尚自然之道,已經超過普通技術的階段了。臣最初宰牛時,只看到一頭完整的牛。三年之後,已我對於牛各個部分的結構已完全了解,不會把牛看成整體。現在,臣用心神去接觸牛隻而不用眼睛觀看,感官活動停止了,只靠精神活動來行事。我按照牛體的肌肉紋理,劈開牛筋骨間的空隙,順著牛體內骨節間的空間,並順著牛隻的結構運刀。刀刃從來未曾踫過筋骨相連、筋肉聚結之處。更何況是大骨頭呢!技術較高明的廚子一年更換一把刀子,因為他們用刀子割肉;一般的廚子一個月便更換刀子,因為他們用刀劈骨頭;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,宰牛數千隻,而我的刀子卻像剛用磨刀石磨好般鋒利。牛的骨節間有空隙,而刀刃卻薄得像沒有厚度;以沒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間,刀刃有足夠的活動空間,十分寬綽,因此我用了這刀子十九年仍像新磨一樣。雖然如此,我每次運刀至筋肉聚結之處,看到難以處理的地方時,亦會小心翼翼,目光集中,行動放緩,微微動刀,「謋」聲後,牛隻便宰好了,牛身如泥土般攤開在地上。然後我提著刀子站立,四面環看,為解牛而顯得心滿意足,最後擦拭刀子放入刀套中。」

        文惠君說:「好啊!我聽過庖丁的說話後,明白保養生命之道了。」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