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08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韓非子.五蠹(節錄)(上古之世)(108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新高中中國文學試題庫2009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先秦、秦漢、魏晉散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韓非子(911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

        本文記述了上古之民受到不同事物的侵擾,幸有聖人為他們解決難題。以此說明現今社會已經不同了,若以古人之道治今世,只會惹人發笑。本文結構嚴謹,用了多種的修辭手法加強文章的說服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韓非子.五蠹》(節錄)      韓非子

      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獸眾,人民不勝禽獸蟲蛇;有聖人作,構木為巢以避群害,而民悅之,使王天下,號之曰有巢氏。民食果蓏蜯蛤1,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,民多疾病;有聖人作,鑽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說之,使王天下,號之曰燧人氏。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而鯀禹決2瀆。近古之世,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。今有構木鑽燧于夏後氏之世者,必為鯀禹笑矣;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,必為湯武笑矣。然則今有美堯舜、鯀禹、湯武之道於當今之世者,必為新聖笑矣。是以聖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3,論世之事,因為之備4。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5,兔走觸株,折頸而死,因釋其耒6而守株,冀複得兔,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。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,皆守株之類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蜯蛤:泛指貝類動物。

2      決:開通水道,疏導。

3      常可:老規矩。

4      因為之備:根據當世的情況給這個社會制定治理方法。

5      株:樹樁子。

6      耒:古代翻土的農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 

111

語譯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