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165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(1165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高考題庫2008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近體詩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王勃 (9305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王勃(公元650676年),絳州龍門(今山西省河津縣)人,與楊炯,盧照鄰,駱賓王並稱為「初唐四傑」。

本詩是王勃任職長安時所作的一首著名送別詩,他的杜姓友人從長安外放到蜀地做縣尉,王勃寫下這首詩送給他。本詩雖是送別之作,但景色描寫壯闊宏大,意境開闊高遠,帶有一種昂揚的抱負和氣概。本詩是標準五言律詩,用韻整齊,注意對仗,同時成功地化用了曹植的詩句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》王勃

城闕輔三秦2,風煙望五津3

與君離別意,同是宦遊人4

海內存知己5,天涯若比鄰6

無為在歧路7,兒女共沾巾8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︰杜少府,作者的一位朋友。少府是對縣尉的俗稱。之任,赴任。蜀州,作「蜀川」今四川崇慶縣。

2      城闕輔三秦:城闕,城郭宮闕。闕是宮門前兩邊的望樓。三秦,項羽曾分秦地為三,這裏泛指秦地,今陝西關中一帶。

3      風煙望五津:風煙,指自然景色。五津,四川岷江上的五個渡口,分別是白華津、萬里津、江首津、涉頭津、江南津,皆在蜀州。

4      宦遊人:在外做官的人。

5      海內存知己:海內,四海之內,指中國。存,有。

6      天涯若比鄰:天涯,指相距遙遠。若,如同,好像。比鄰,近鄰。此句與上句化用了曹植《贈白馬王彪》的「丈夫志四海,萬里猶比鄰;恩愛苟不虧,在遠分日親」。

7      無為在歧路:無為,不要。歧路,岔路。

8      兒女共沾巾:不要在分手的路上效兒女之情,哭得涕淚沾濕了佩巾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一詩是送別的名作。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。

1     描寫壯闊宏大的景色

詩中描寫了壯闊宏大的景色,帶有一種昂揚的抱負和氣概。而且詩中有近景,又有遠景,互相對照,描繪出多姿多采、宏偉壯闊的景象。

2     點出「送」的主題

        離愁別緒,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一種主題。本詩的尾聯點出了「送」的主題,並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哭哭啼啼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 調子高昂

詩中開頭兩句調子高昂,境界又從狹小轉爲宏大,情調從淒惻轉爲豪邁,寫了彼此離別的意味。

2     情思矯健、語調明快

王勃的詩,顯然受到曹植詩歌的影響,「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」是從曹詩脫化而來,但兩者卻大有不同之處。曹子建滿懷幽憤,王勃雖然也經挫折,但畢竟年少,他的一番話是出自肺腑,所以情思矯健、語調明快。..........

 

3     剛健的詩風

    此詩質樸雄渾,橫溢奔放。全詩開合頓挫,氣脈流通,意境曠達。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,音調爽朗,清新高遠,獨樹碑石。

4     巧用誇飾

詩的「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」兩句,巧用誇飾,奇峰突起,高度地概括了「友情深厚,江山難阻」的情景,偉詞自鑄,傳之千古。

5     以實轉虛,文情跌宕

詩的起句嚴整對仗,三、四句以散調承之,以實轉虛,文情跌宕。

6     化用前人詩句

此詩不但受到曹詩的影響,而且在詩中化用了曹植的詩句,使詩歌的意境更開闊高遠。

7     巧用襯托

千里迢迢,風煙渺渺,極目望去不免産生幾分惆悵。詩歌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,襯托出行者、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長安的城郭宮闕由三秦之地拱衛,我遙望著風煙之中的五個渡口。

我們都是在外做官的人,與你分別真使人滿懷離愁。

只要我們彼此都視為知己,即使分隔在天涯海角,也像跟隔鄰相處一樣。

當到了分手的岔口時,可不要像世俗男女般哭哭啼啼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詩中「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」兩句,點出了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,試分別指出之。

2      詩人如何看待是次「離別」之事?

A     憤世嫉俗

B     若無其事

C     哭哭啼啼

D     充滿自信

3      詩中有近景,有遠景,互相對照。試從詩中引出相關句子,並加以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「城闕」,指京城長安,點出送別的地點。

「五津」,指四川的五個渡口,點出行人要去的地方。

2      D     充滿自信 ü

3      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」:當時詩人身處長安,因此「城闕」之景是近景;當時詩人遙望著在風煙之中的五個渡口,因此「五津」之地是遠景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中「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」兩句化用了誰人的名句?

A     曹操

B     曹植

C     曹丕

D     曹雪芹

2      承上題,「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」這兩句有何佳妙之處?試簡言之。

3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能夠概括此詩的詩風?

A     悲涼

B     剛健

C     綺麗

D     悽愴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B     曹植 ü

2      兩句巧用誇飾,奇峰突起,情調從淒惻轉爲豪邁,並高度概括了「友情深厚,江山難阻」的情景,傳之千古。

3      B     剛健 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