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171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送元二使安西 (1171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會考問題庫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古詩(含詩經楚辭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王維 (9307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這首詩又叫《贈別》、《渭城曲》、《陽關曲》、《陽關三疊》。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。這是古代送別詩中的名作。安西,是唐中央政府爲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,治所設在龜茲城(今新疆庫車)。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。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,多在渭城送別。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,在長安西北,渭水北岸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送元二1使2安西3》王維

渭城4朝雨浥5輕塵,客舍6青青柳色新。

勸君更7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8無故人9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元二:作者的友人。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稱呼,類似現在的「元老二」。
2     
使:出使。
3     
安西:唐代安西都護府,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。
4     
渭城:秦置咸陽縣,漢代改稱渭城縣(《漢書‧地理志》),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,        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,渭水北岸。
5     
浥:潤濕。
6     
客舍:這裏指爲客人設宴送別的地方。
7     
更:再。
8     
陽關:漢朝設置的邊關名,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,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關口。《元和郡縣誌》雲,因在玉門之南,故稱陽關。
9     
故人:老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一詩,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。

1     寫輕塵不揚之景

詩中描寫了遠行的人所走的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。這條路平日路塵飛揚,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濛濛的塵霧,但今天一場朝雨,卻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。

2     抒依依不捨之情

    詩中臨行之際「勸君更進一杯酒」,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。這裡,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,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、心情的深情體貼,以及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運用意象起興

詩的前二句起興,於清晨景物中特拈出「青青柳色」,「柳」諧音「留」,意指離別的不捨。這是自《詩‧小雅‧采薇》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」以來,文學作品表現惜別之情時常用的意象。

2     寓情於景,以辭達意

詩的三、四句將深切的惜別、關切、擔憂等複雜的感情寄寓在「勸酒」這一舉動之中。此詩對友情的珍惜,對離別的無奈,對朋友的關切,盡蘊於杯中。

3     語言精煉

詩中「西出陽關無故人」一句,短短七字,已說出三層的意思: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,二言那裏人迹稀少;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別,則知己難求,語言非常精煉。

4     風光如畫,抒情氣氛濃郁
   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,地點,環境氣氛:清晨,渭城客舍,自東向西一直延伸、不見盡頭的驛道,客舍周圍、驛道兩旁的柳樹。這一切,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,讀來卻風光如畫,抒情氣氛濃郁。

5     巧用象徵

詩中巧用象徵手法,客舍,本是羈旅者的伴侶;楊柳,更是離別的象徵。詩人選取這兩件事物,自然有意關合送別。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。

6     巧用對比襯托

友人即將遠行之路,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。平日路塵飛揚,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濛濛的塵霧,一場朝雨,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,所以說「新」,又因柳色之新,映襯出客舍的青青來。

7     清新明朗的色調

詩從清朗的天宇,到潔淨的道路;從青青的客舍,到翠綠的楊柳,構成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,爲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境。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,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。相反,「輕塵」、「青青」、「新」等詞語,聲韻輕柔明快,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。

8     剪裁得當
  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。這首詩,對如何設宴餞別,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、殷勤話別,以及啓程時如何依依不捨,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等等,一概捨去,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,
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。
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,
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遠行的人所走的道路與平日有何不同?

2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中的「客舍」是指甚麼地方?

3      為甚麼送行者要勸對方「更進一杯酒」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 平日路塵飛揚,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濛濛的塵霧。但今天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。

2            爲客人設宴送別的地方。

3      一方面希望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,另一方面是有意無意地拖延分手的時間,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「輕塵」、「青青」、「新」等詞語,在詩中營造出甚麼情調?

2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人選取客舍、楊柳這兩件事物,有何用意?

3      詩人將深切的惜別、關心、擔憂等複雜的感情寄寓在甚麼舉動之中?

A     觀雨

B     賞柳

C     勸酒

D     出陽關

4      此詩的語言精煉,試從詩中舉出一例,並略述之。

5      詩中巧用意象來起興,試舉出相關句子,並略述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「輕塵」、「青青」、「新」等詞語,聲韻輕柔明快,營造出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。

2      客舍,本是羈旅者的伴侶;楊柳,更是離別的象徵。詩人選取客舍、楊柳這兩件事物,自然有意關合送別,將它們和羈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。

3      C     勸酒 ü

4      詩中「西出陽關無故人」一句,短短七字,已說出三層的意思: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,二言那裏人迹稀少;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別,則知己難求,語言非常精煉。

5      詩的前二句「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」起興,於清晨景物中特拈出「青青柳色」,「柳」諧音「留」,意指離別的不捨。這是自《詩‧小雅‧采薇》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」以來,文學作品表現惜別之情時常用的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