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 | 篇章編號 | 【篇章編號】 1178
|
102 | 篇章名稱 | 【篇章名稱】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(1178)
|
103 | 來源 | 會考問題庫
|
104 | 文類 | 【文類】 古詩(含詩經楚辭)
|
105 | 作者 | 【作者】 李白 (9309)
|
106 | 題解 | 【題解】 此詩的重點不但寫離情別緒,而且包含感懷,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的牢騷。全詩感情沉鬱、奔放幾乎句句都是精華,是李白詩的代表作之一。
|
107 | 文本 | 《宣州1謝眺樓2餞別校書3叔雲4》 李白 棄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 亂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煩憂。 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 蓬萊文章建安骨5,中間小謝6又清發。 俱懷逸興壯思飛,欲上青天覽明月。 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消愁愁更愁。 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髮弄扁舟。 |
108 | 注釋 | 【注釋】 1 宣州:今安徽省宣城縣。 6 小謝:南齊著名詩人謝朓
|
109 | 寫作手法要點 | 【寫作手法要點】 1 直抒鬱結 詩的開首二句,不寫敍別,也不寫樓,卻直抒鬱結,道出心中煩憂。 2 意境壯闊 詩的第三、四句突作轉折,從苦悶中轉到爽郎壯闊的境界,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。 3 以前人自比 詩中流露了詩人自己的才能,又以南齊著名詩人謝朓自比,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。 4 語言豪放自然 「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銷愁愁更愁」兩句,說詩人希望灑脫的抽刀斷水,但是過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糾纏無法擺脫。所以詩人只能舉杯銷愁,在日漸增長的愁意中不能自拔。這貼切的形容了詩人當時不得志的鬱結之深。 5 音律和諧統一 詩歌的音律和諧而統一,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理想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心情
|
110 | 內容分析要點 | 【內容分析要點】 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雲,以謝清發自喻。借送別以贊對方,惜其生不稱世。從而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,以及慨嘆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之無奈。 1 對高潔理想的追求 詩中流露了詩人自己的才能,又以小謝自比,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。 2 書寫人生感慨 詩中還書寫了人生感慨,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,不免煩憂苦悶,只好在「弄扁舟」中去尋求寄託。
|
111 | 語譯 | 【語譯】 丟棄我離開的,昨天的日子不能夠挽留; 攪亂我的心緒的,今天的日子又有許多煩惱憂愁。 秋風萬里送來南飛的大雁,面對這種景象應該在高樓上酣暢地飲酒。 你的文章如建安風骨那樣剛健,我的詩向南齊小謝的詩那樣清新秀發。 全都滿懷超逸的興致,豪壯的情思飛揚橫溢,想要登上青天把明月攬取。 抽刀斬斷流水,但水更加不停的流,就像舉杯飲酒想消除憂愁但卻更加憂愁。 人活在世上不符合心願,明天就打散頭髮去擺弄扁舟。
|
112 | 理解內容(問題) | 【理解內容】 1 以下哪一項是此詩的主題? A 久別相思 B 餞別感懷 C 飄泊悲怨 D 節慶互賀 2 試從「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」兩句中,找出點題的字眼。 3 為甚麼詩人要舉杯飲酒?結果如何? 4 詩人發現理想和現實不可調和,於是決定將精神寄託於何物?試引原文說明之。 |
113 | 理解內容(答案) | 【理解內容答案】 1 B 餞別感懷 ü 2 「送」、「酣」兩字,點出了全詩的主題。 3 詩人舉杯飲酒是想消除心中的憂愁,但結果是更加憂愁。 4 「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髮弄扁舟」:詩人明白人活在世上,不能事事稱心如意,於是決定明天就打散頭髮,去擺弄扁舟,從中尋找寄託。
|
114 | 理解技巧(問題) | 【理解技巧】 1 「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銷愁愁更愁」兩句在語言上有何佳妙之處?試略述之。 2 承上題,這兩句詩歌可體現李白詩的甚麼風格? 3 以下哪兩項是此詩的抒情手法? A 直接抒情 B 詠物抒情 C 借景抒情 D 敘事抒情 4 詩人以南齊著名詩人謝朓自比,有何用意?
|
115 | 理解技巧(答案) | 【理解技巧答案】 1 這兩句詩的語言豪放自然,說詩人希望灑脫地抽刀斷水,但是過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糾纏而無法擺脫。所以詩人只能舉杯銷愁,在日漸增長的愁意中不能自拔。語言豪放自然,貼切的形容了詩人當時不得志的鬱結之深。 2 可體現李白詩豪邁灑脫、浪漫誇張的風格。 C 借景抒情 ü 4 詩人以南齊著名詩人謝朓自比,認為大家的詩歌都清新秀發,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