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 | 篇章編號 | 【篇章編號】 1258
| |||||||||
102 | 篇章名稱 | 【篇章名稱】 桂枝香.金陵懷古 (1258)
| |||||||||
103 | 來源 | 高考題庫2007
| |||||||||
104 | 文類 | 【文類】 詞
| |||||||||
105 | 作者 | 【作者】 王安石 (9501)
| |||||||||
106 | 題解 | 【題解】 王安石(公元1021—1086年),北宋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。字介甫,晚號半山。撫州臨川(今屬江西)人。他的詩文多揭露時弊、反映社會矛盾,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。作品今存《王臨川集》、《臨川集拾遺》等。 這首《桂枝香》頗負盛名,黃昇《花庵詞選》題作「金陵懷古」,上片描寫金陵的壯麗景色,下片通過懷古,揭露六朝貴族的腐朽生活。《古今詞話》評這首《桂枝香》曰:「金陵懷古,諸公寄調《桂枝香》者三十餘家,惟王介甫為絕唱。」
| |||||||||
107 | 文本 | 《桂枝香.金陵懷古》 王安石 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,正故國1晚秋,天氣初肅2。千里澄江似練3,翠峰如簇。征帆去棹殘陽裏,背西風酒旗斜矗。彩舟雲淡,星河4鷺起,畫圖難足。 念往昔繁華競逐,歎門外樓頭5,悲恨相緒6。千古憑高對此,漫嗟榮辱7。六朝舊事隨流水,但寒煙衰草凝綠8。至今商女,時時猶唱,後庭遺曲9。
| |||||||||
108 | 注釋 | 【注釋】 1 故國:指金陵,今江蘇南京市,南朝的舊都。 2 天氣初肅:天氣轉為蕭瑟、清冷,意指秋天已經到來。《詩經.七月》:「九月肅霜。」毛傳:「肅,縮也,霜降而收縮萬物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也有記載「孟秋之月」,「天地初肅」。 3 千里澄江似練:江,長江。練,白色的絲帶。這句化用了謝朓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》中的詩句「澄江靜如練」。 4 星河:天河。 5 門外樓頭:杜牧《臺城曲》:「門外韓擒虎,樓頭張麗華。」寫隋兵已經打到城下,陳後主還和他的寵妃張麗華還在盡情作樂。蘇軾有詩《虢國夫人夜遊圖》「當時亦笑張麗華,不知門外韓擒虎」,詩意與此相同。 6 悲恨相緒:是說六朝亡國的悲恨延續不斷。 7 漫嗟榮辱:空然慨歎興衰亡辱。 8 六朝舊事隨流水,但寒煙衰草凝綠:這兩句化用竇鞏《南遊感興》詩意:「傷心欲問前朝事,惟見江流去不回。日暮東風春草綠,鷓鴣飛上越王台。」 9 至今商女,時時猶唱,後庭遺曲:這幾句化用杜牧《夜泊秦淮》詩意:「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《後庭花》。」商女,指歌女。《後庭花》陳後主所作,即《玉樹後庭花》,後人把它視為亡國之音。
| |||||||||
109 | 內容分析要點 | 【內容分析要點】 1 金陵之景 作者描寫南朝古都金陵勝地,他於深秋傍晚,臨江攬勝,憑高吊古。詞作尤其描寫江色,把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,讚美景色之美「畫圖難足」。 2 懷古之情 下片感歎六朝相繼覆亡的史實。結語以古喻今,暗示當權者若果沉緬酒色,醉生夢死,不採取富國強兵的措施,必會如六朝般覆亡。
| |||||||||
110 | 寫作手法要點 | 【寫作手法要點】 1 善用比喻 詞中把長江比喻為絲帶,把山峰比喻為箭簇,使景物更為形象化。 2 善用白描 「征帆去棹殘陽裏,背西風酒旗斜矗」運用了白描手法,簡潔、形象地描繪江邊景色。 3 借古喻今 詞的結語描寫六朝雖遠,但其遺曲猶似可聞。至今仍有人唱着亡國之音,暗示當權者若果沉緬酒色,醉生夢死,不採取富國強兵的措施,必會如六朝般覆亡。 4 運用典故 詞至結語,更為奇妙,詞人寫道:時至今日,六朝已遠,但其遺曲,往往猶似可聞。此處運用了陳後主《玉樹後庭花》為亡國之音的典故,使詞作內容更為豐富。 5 化用詩句 詞作化用前人詩句,使詞作的意境更為優美,如「千里澄江似練」化用謝朓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》中的詩句「澄江靜如練」,令詞作典雅含蓄。 6 結構嚴謹 詞作上片寫景,下片抒情。上片首先開門見山,描寫作者憑高吊古,以故國晚秋為題發揮,然後寫憑高所見的優美景色。下片承上片之景,感歎六朝覆亡的史實。詞的結語運用典故,借古喻今,使詞作有不盡之意。 7 用詞精煉 詞作用字巧妙,把景色寫得栩栩如生,「背」、「矗」字運用得極妙,使景物活靈活現。
| |||||||||
111 | 語譯 | 【語譯】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,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,天氣剛剛開始索肅。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,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。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裏,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。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稀淡的雲煙,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,這妍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。 回想往昔,豪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,感歎「門外韓擒虎,樓頭張麗華」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。千古以來憑欄遙望,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,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。六朝的風雲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,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。直到如今的商女,還不知亡國的悲恨,時時放聲歌唱《後庭》遺曲。
| |||||||||
112 | 理解內容(問題) | 【理解內容】 1 試完成以下對「登臨」的描述。
2 詞中沒有提及哪項? A 金陵景色 B 六朝舊事 C 雄心壯志 D 懷古之情 3 「念往昔繁華競逐,歎門外樓頭,悲恨相緒」抒發了甚麼感情?
| |||||||||
113 | 理解內容(答案) | 【理解內容答案】 1
3 感慨、悲傷的感情。 | |||||||||
114 | 理解技巧(問題) | 【理解技巧】 1 詞中運用了比喻手法描寫景色,試完成下表。
2 以比喻手法描寫景色有甚麼好處? 3 「征帆去棹殘陽裏,背西風酒旗斜矗」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? A 比喻 B 對偶 C 白描 D 對比 4 「六朝舊事隨流水,但寒煙衰草凝綠。至今商女,時時猶唱,後庭遺曲」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? A 先破後立 B 先立後破 C 借今喻古 D 借古喻今
| |||||||||
115 | 理解技巧(答案) | 【理解技巧答案】 1
2 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動。 4 D 借古喻今 ü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