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265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資治通鑒(節錄)(初權謂呂蒙曰) (1265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會考問題庫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唐至清散文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司馬光 (9503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司馬光(公元1019公元1086年),字君實,世稱涑水先生,北宋政治家,史學家。本文選自《資治通鑒》卷六十六,講述孫權勸其大將呂蒙學習,呂蒙本以軍中事務繁多為由拒絶學習,後為孫權說服。呂蒙經過學習後,才幹謀略大為進步,使魯肅十分佩服。

        《資治通鑒》為編年體通史,共 294卷,有考異、目錄各30卷,約300多萬字。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,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,取材於十七史、野史、傳狀、文集、譜錄等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資治通鑒》(節錄)  司馬光

        初,權謂呂蒙曰:「卿今當塗掌事,不可不學!」蒙辭以軍中多務。權曰:「孤1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!但當涉獵2,見往事耳。卿言多務,孰若孤?孤常讀書,自以為大有所益。」蒙乃始就學。及魯肅過尋陽,與蒙論議,大驚曰:「卿今者才略 ,非復吳下阿蒙!」蒙曰:「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見事之晚乎!」肅遂拜蒙母,結友而別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孤﹕古代王侯的自稱。

2      涉獵﹕粗略的看過而不深入鑽研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     孫權勸學

        孫權勸勉呂蒙不能停止學習,並以自己為例說明即使有很多事務要處理,也要繼續學習,又指出自己從書中獲益良多,成功使呂蒙開始學習。

2     呂蒙學習成果

        魯肅與呂蒙論議時,發現呂蒙的才略進步良多,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,與呂蒙結為好友,從側面描寫了呂蒙學習成果超卓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人物形象突出

      作者主要以對話刻劃人物,對話言簡意豐,生動傳神,使讀者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、神態和心理。

2     剪裁得宜

        本文記事簡煉,詳細描寫了孫權勸學、魯肅與呂蒙的對話,沒有描寫呂蒙如何好學、他的才略如何長進。文中也不是直接描寫呂蒙學有所成,而是通過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。

3     側面描寫

        文中沒有直接描寫呂蒙學有所成,反而描寫魯肅主動與他結友,從側面表達了呂蒙的才略使魯肅折服。

4     對比手法

        呂蒙初為掌事,孫權以自己的經驗勸勉呂蒙多讀書,可見呂蒙見識尚未豐富,這與後來魯肅找呂蒙論議,認同呂蒙見識過人的描寫作對比,表達了呂蒙今非昔比及博學。

5     層次分明

        本文開首描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「乃始就學」,後描寫寫魯肅「與蒙論議」、「結友而別」,顯示呂蒙的才略有驚人的長進,使魯肅歎服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        起初,孫權對大將呂蒙說﹕「你現在當權掌事,不能不學習!」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由加以推辭。孫權說:「我難道是要你鑽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?只是應當廣泛學習,了解歷史。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,哪能比得上我繁多的事務呢?我經常讀書,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。」呂蒙於是開始學習。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,他與呂蒙論議,他十分驚奇地說:「你如今的才幹謀略,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!」呂蒙說:「士別三日,就要重新另眼看待,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!」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,與呂蒙結為好友,然後告別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 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孫權勸學,呂蒙以甚麼理由推辭?孫權又如何駁斥他?

2      魯肅過尋陽,與蒙論議,大驚曰:「卿今者才略 ,非復吳下阿蒙!」引文表達了甚麼?

A     對呂蒙的讚嘆

B     對呂蒙的擔憂

C     對呂蒙的疑惑

D     對呂蒙的質問

3      蒙曰:「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見事之晚乎!」從中可見呂蒙甚麼神態?

4      文中表達了甚麼?

A     三人行必有我師

B     開卷有益

C     破釜沉舟

D     熟能生巧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由推辭。孫權指出不是要求呂蒙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,而是鼓勵呂蒙廣泛地學習。另外,孫權以自己事務繁多,仍能抽空學習為例駁斥呂蒙,並道出自己能從學習中得益。

2      A     對呂蒙的讚嘆  ü

3      自信的神態,呂蒙認為魯肅要對他另眼相待。

4      B     開卷有益  ü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本文剪裁得宜,以下哪項是「詳寫」、「略寫」、「沒有提及」?

 

詳寫/略寫/沒有提及

呂蒙拒絶學習的原因

 

孫權勸學

 

呂蒙學習的過程

 

2      文中如何以側面描寫的手法表達呂蒙學有所成?

3      本文主要以甚麼手法描寫人物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

 

詳寫/略寫/沒有提及

呂蒙拒絶學習的原因

略寫

孫權勸學

詳寫

呂蒙學習的過程

沒有提及

2      描寫魯肅主動與他結友,從側面表達了呂蒙的才略使魯肅折服。

3      言語描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