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286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雨霖鈴(寒蟬淒切(1286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高考題庫2008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柳永 (9507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柳永,北宋崇安人。字耆卿,初名三變,排行第七,也稱柳七。官至屯田員外郞,世稱柳屯田。工於詞,多寫歌妓生活和城市風光,表達羈旅行役、離情別思等。他所寫的詞的韻律諧協,語言清新。其慢詞的創作,對宋詞發展有促進作用。有《樂章集》,收詞一百九十四闕。

        此詞寫別情,為柳永名作之一。作者在詞中傾訴了與情人難以割捨的離愁別緒,以及深感前途黯然無光、知音難覓、良辰難再的悲哀,寄寓了作者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雨霖鈴》(寒蟬淒切)  柳永

        寒蟬淒切1。對長亭2晚,驟雨初歇3。都門帳飲無緒4,留戀處5、蘭舟6催發。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7。念去去8、千里煙波,暮靄沈沈楚天闊9     多情自古傷離別。更那堪、冷落清秋節。今宵酒醒何處,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。此去經年10,應是良辰、好景虛設。便縱有、千種風情11,更12與何人說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寒蟬淒切︰暮秋的蟬聲叫得很是淒涼。

2      長亭︰古時設在交通大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,也是送別的地方。

3      驟雨初歇:驟雨,暴雨。歇,停。

4      都門帳飲無緒:都門,京城,指汴京(今河南省開封市)。帳飲,在郊外張設帳幕宴飲餞別。無緒,沒有情緒。

5      留戀處,正在留戀的時刻。處,時。

6    蘭舟,相傳魯班刻木蘭樹為舟。後用為船的美稱。

7      凝噎︰一作凝咽,抽噎、哭泣的意思。

8      去,離開。去去,二字重複,感歎行程之遠。

9      暮靄沈沈楚天闊:南天迷漫著層層夜霧,望去空闊無邊。沈沈,深厚的樣子。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地區屬楚國,故稱南天為楚天。

10    經年︰經過一年或若干年。

11     風情︰情意,深情密意。

12    更︰又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     離別之景

        詞作描寫的是秋日傷別,上片描寫了離別時間、地點、環境以及離別前的不捨。如詞中描寫秋蟬不停地叫,聲音淒涼、兩人相看淚眼,說不出一句話,描寫了離別時的悲傷以及依依不捨之景。

2     離別之情

        下片設想離別後的思念,抒發了詞人與心上人離別的傷心之情。多情的人自古以來總為離別而悲傷,更何況是碰上如此冷落的清秋季節呢?作者坦言沒有人能與他傾訴千種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善於鋪敍

        此詞為長調,能夠以較長的篇幅來表現離別的內容,層次分明地寫出了離別時的環境、離別後的孤寂與思念,表達離別之情。

2     融情入景

        以情入景,以寒蟬、長亭等的景物營造了淒清悲涼的氣氛,詞人表達了在離別時的不捨。

3     結構嚴謹

        上片寫景為主,下片抒情為主。上片描寫了離別時淒清的環境以及不捨,下片承上片,描寫了離別之悲,以及別後的寂寞。

4     虛實相交

        上片實寫離別時的情景,如時間,地點,下片虛寫離別後的孤單。

5     語言淺白

        詞中並沒有艱深難明的語詞以及典故,語言淺近。

6     婉約纏綿

        詞作營造了淒清的氣氛,景物描寫十分清幽,離別之情寫得纏綿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秋蟬不住地叫,聲音淒涼。面對著長亭時,已臨近傍晚,一場暴雨才剛剛停止。在京城門外,設帳餞行,喝著酒也毫無情緒。正留戀不捨時,船工又催人快上船,要出發了。我們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,兩雙淚汪的眼睛彼此相看,竟氣噎喉塞,說不出一句話來。心裏只想著這一去,將隨千里煙波,越離越遠了。晚間的雲氣煙霧已漸濃重,而楚地的天空是多麼寥廓啊!

多情的人自古以來總為離別而悲傷,哪能再碰上如此冷落的清秋季節呢?大概是楊柳岸邊,只有拂曉的風和西斜的月作伴了吧。這次離去,總得一年以上,這期間一切良辰美景都該是白白存在了。即使它有千萬種意趣,可是又能對誰去說呢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這首詞的主題是甚麼?

        A     情人分別

        B     母子分別

        C     師生分別

        D     朋友分別

2      這首詞描寫的是甚麼季節?

        A     春天

        B     夏天

        C     秋天

        D     冬天

3      試找出直接抒發離別之悲的句子。

4      「寒蟬淒切。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」營造了甚麼氣氛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A     情人分別  ü

2      C     秋天  ü

3      「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」、「多情自古傷離別。更那堪、冷落清秋節」、「此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經年,應是良辰、好景虛設」、「便縱有、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」。

4      淒冷的氣氛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本詞屬於宋詞哪個派別的作品?

A     婉約派

B     豪放派

C     格律派

2      承上題,從作品中如何看出此詞的風格?

3      試把以下句子與「虛寫」、「實寫」配對。

        1「寒蟬淒切」 

        2「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  虛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3「都門帳飲無緒,留戀處、蘭舟催發」  

        4「念去去、千里煙波,暮靄沈沈楚天闊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  實寫

        5「今宵酒醒何處,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」

4      以下哪項不是本詞的特色?

        A     善於鋪敍

        B      融情入景

        C      語言艱深

        D     結構嚴謹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A     婉約派  ü     

2      詞作營造了淒清的氣氛,景物描寫十分清幽,離別之情寫得纏綿,如詞中說「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、好景虛設。便縱有、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」,便把離別的不捨,哀怨纏綿之情寫出。

3      1「寒蟬淒切」  A

        2「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」  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3「都門帳飲無緒,留戀處、蘭舟催發」  A

        4「念去去、千里煙波,暮靄沈沈楚天闊」  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5「今宵酒醒何處,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」  B

4      C     語言艱深  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