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321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秋聲賦(節錄)(歐陽子方夜讀書)(1321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新高中中國文學試題庫2009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唐至清散文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歐陽修(9517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

本文用了秋天的景色、物容、氣候、思緒作襯托,從而抒發自己的感慨。文章可看出作者捕捉事物和顏色的本領,更以個人感受寫出對生活的深沈感受,把聲、色、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秋聲賦》(節錄)            歐陽修

      歐陽子方夜讀書,聞有聲自西南來者,悚然1而聽之,曰:「異哉!」初淅瀝2以蕭颯,忽奔騰而砰湃;如波濤夜驚,風雨驟至。其觸於物也,鏦鏦錚錚,金鐵皆鳴;又如赴敵之兵,銜枚3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人馬之行聲。

         [……]

        餘曰:「噫嘻,悲哉!此秋聲也,胡為而來哉?蓋夫秋之為狀也:其色慘澹,煙霏雲斂;其容清明,天高日晶4;其氣慄冽5,砭6人肌骨;其意蕭條,山川寂寥;故其為聲也,淒淒切切,呼號憤發。豐草綠縟7而爭茂,佳木蔥籠而可悅;草拂之而色變,木遭之而葉脫;其所以摧敗零落者,乃其一氣之餘烈。

         [……]

        嗟乎!草木無情,有時飄零。人為動物,惟物之靈。百憂感其心,萬事勞其形。有動於中,必搖其精8。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,憂其智之所不能;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9,黟然黑者為星星10。奈何以非金石之質,欲與草木而爭榮?念誰為之戕賊,亦何恨乎秋聲!」

        童子莫對,垂頭而睡。但聞四壁蟲聲唧唧,如助餘之歎息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悚然:恐懼的樣子。

2      淅瀝:落葉聲。

3     銜枚:枚,形如箸,兩端有繩繫於頸後。銜,含。古代行軍時,令士兵口中含枚,以保持靜肅。

4      晶:明亮。

5      慄冽:寒冷。

6      砭: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,引申為針刺的意思,作動詞。

7      綠縟:翠綠而繁茂。

8      必搖其精:必損傷他的精神。

9      渥然丹者為槁木:渥然,紅潤。槁木,枯木、此指衰老。

10    黟然黑者為星星:黟然,黑色。星星,斑白的樣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 

111

語譯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