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 | 篇章編號 | 【篇章編號】 1325
| ||||||
102 | 篇章名稱 | 【篇章名稱】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(節錄) (孟子之文) (1325)
| ||||||
103 | 來源 | 高考題庫2008
| ||||||
104 | 文類 | 【文類】 唐至清散文
| ||||||
105 | 作者 | 【作者】 蘇洵 (9519)
| ||||||
106 | 題解 | 【題解】 蘇洵(公元1009年─公元1066年),字明允,號老泉,北宋眉州眉山人,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,與兒子蘇軾及蘇轍並稱「三蘇」。二十七歲始發奮讀書,屢考進士不第,宋仁宗嘉祐年間,與兒子蘇軾及蘇轍赴汴京應考,得歐陽修賞識及提拔,呈其二十二篇文章上朝廷,蘇洵因而得名。其後蘇洵曾任秘書省校書郎、霸州文安(今河北文字)主簿等職,有《嘉祐集》傳世,著名作品句括《六國論》、《心術》和《管仲論》等。 蘇洵文章風格受到孟子與韓愈的影響,擅長寫政論、史論等議論文章,風格雄健,修辭簡峻。蘇洵曾受歐陽修提拔,二人相交甚篤,蘇洵為文風格亦受歐陽修影響,他曾寫《上歐陽內翰書》多篇。《上歐陽內翰第一書》則闡述孟子與韓愈的文章,並以歐陽修的文章加以比較,突出歐陽修散文的特點。 | ||||||
107 | 文本 | 《上歐陽內翰第一書》(節錄)蘇洵 孟子之文,語約1而意盡,不為巉刻2斬絕之言,而其鋒3不可犯。韓子之文,如長江大河,渾浩流轉,魚黿4蛟龍5,萬怪惶惑6,而抑遏蔽掩,不使自露,而人望見其淵然之光,蒼然之色,亦自畏避,不敢迫7視。執事之文,紆餘8委備,往復百折,而條達9疏暢,無所間斷,氣盡語極10,急言竭論,而容與閑易,無艱難勞苦之態。此三者,皆斷然11自為一家之文也。[……]而執事之才,又自有過人者,蓋執事之文,非孟子、韓子之文,而歐陽子之文也。夫樂道人之善,而不為諂12者,以其人誠足以當之也。彼不知者,則以為譽人以求其悅己也;夫譽人以求其悅己,洵亦不為也。而其所以道執事光明盛大之德,而不自知止者,亦欲執事之知其知我也。
| ||||||
108 | 注釋 | 【注釋】 1 約:簡要,簡明。 2 巉刻:巉,險峻。刻,雕刻。 3 鋒:氣勢。 4 黿:大鱉,又叫元魚,頭有磊塊,俗稱癩頭黿。 5 蛟龍:古代傳說中能興雲雨的一種龍。 6 惶惑:疑惑,畏懼。 7 迫:接近。 8 紆餘:文辭委婉舒緩。 9 條達:通達,通暢。 10 極:窮盡。 11 斷然:截然,形容界線分明。 12 諂:巴結奉承。
| ||||||
109 | 內容分析要點 | 【內容分析要點】 1 從品評三家各有特色,看出歐陽修獨特之處 蘇洵起首先品評孟子、韓愈和歐陽修三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:孟子的文章言簡意深,富有氣勢;韓愈的文章驚心動魄,深藏不露;歐陽修的文章委婉詳備,條理清晰,這表達了三人的文章都截然不同,自成一家。然後,再說出歐陽修的文章,有其過人之處,他的文章與孟子和韓愈的風格不一樣,是屬於他自己的文章。 2 抒發對歐陽修的讚美之情 蘇洵在文章的後半部,流露出對歐陽修的欣賞。蘇洵亦表明稱道他人的長處,並非因為他要求取對方的好感,而是因為其人當得起這樣的讚美,也因為「欲執事之知其知我也」。從中可見蘇洵的品格和修養。
| ||||||
110 | 寫作手法要點 | 【寫作手法要點】 1 善於比較襯托 蘇洵善於從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,本文對於孟子、韓愈和歐陽修三家的文章評論準確獨到,說明三者「皆斷然自為一家之文也。」然後,蘇洵透過對三家的獨特描述,襯托出歐陽修的文章風格獨特,自有過人處,是屬於他自己的文章,自成一家。 2 巧用比喻 蘇洵以比喻法來形容韓愈的文章風格,更具體地把韓愈複雜的寫作特色表現出來,讓讀者容易理解。 3 前半部用字精煉,後半部行文率真 蘇洵在前半部份描寫孟子、韓愈和歐陽修的散文風格,當中很多句子只以幾個字便足以形容,可見他所運用的字詞是精煉到位的。後半部份所運用的語言則是真摰坦誠,流露出對歐陽修的讚美和欣賞。 4 結構嚴謹,論點清晰 全篇先分別說出孟子、韓愈和歐陽修的文章風格,再讚美歐陽修的長處。可見行文有條理,逐一鋪陳了作者想表達的東西。
| ||||||
111 | 語譯 | 【語譯】 孟子的文章,語言簡約而意思詳盡,不作銳利的言辭,但它的氣勢不可阻擋。韓愈的文章,就像長江大河,洶湧澎湃,魚鱉蛟龍,百怪千奇動魄驚心,而又隱伏深藏,不易顯露出來,人們望見那深黑的波光,蒼青的顏色,也就會畏懼退避,不敢到近前觀看。您的文章,文辭從容委婉詳備,迴環變化生動,而又條理清晰,自然流暢,文脈連貫從無間斷,言語的氣勢表達也到了極致,急切的言辭,透徹的論述,卻顯得游刃有餘,沒有苦費力的表現。你們三人的文章,都截然不同,自成一家。[……]而您的才能,又自有超過他人的地方,您的文章,不是孟子,韓愈的文章,而是您
| ||||||
112 | 理解內容(問題) | 【理解內容】 1 以下哪一項為蘇洵對於孟子、韓愈和歐陽修之文的看法? A認為各有特色 B認為各有弊病 C認為只有歐陽修之文為優秀 D認為歐陽修之文繼承了孟子、韓愈的風格 2 試配對以下描述屬於哪一位作家的風格。 A文章像長江大河,深浩流轉 B文章條理暢達,文脈連貫 C隱伏深藏,不易顯露 D文辭委婉詳備,環迴曲折 E語言簡約而意思詳盡
3 蘇洵讚譽歐陽修的原因為: (1)歐陽修的文章,不是孟子、韓愈的文章。 (2)蘇洵樂於稱道他人的長處。 (3)蘇洵讚譽他人以求取對方的好感。 (4)蘇洵想讓歐陽修了解自己為他的知己。 A(1)(2) B(1)(4) C(2)(3) D(2)(4)
| ||||||
113 | 理解內容(答案) | 【理解內容答案】 2
3 D(2)(4) ü | ||||||
114 | 理解技巧(問題) | 【理解技巧】 1 作者在文章起首先提及孟子和韓愈,但本文中心應為讚譽歐陽修,那提及孟子和韓愈有何用意? 2 文中「不知者,則以為譽人以求其悅己也;夫譽人以求其悅己,洵亦不為也。」一句 的作用在於: A諷刺不知者 B反抗不知者 C表明心意 D沒有特別作用 3 文章前半部份用字精煉,後半部份以抒情為主。那後半部份的抒情方式是怎樣的?
| ||||||
115 | 理解技巧(答案) | 【理解技巧答案】 1 從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,從而更客觀地說明歐陽修散文的獨特性。 3 直抒胸臆,真摯坦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