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373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書憤 (1373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會考問題庫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近體詩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陸游 (9607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《書墳》為宋孝宗淳熙十三年(1186)春,陸遊居家鄉山陰時所作。陸遊時年六十有二,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,然而詩人被黜,只能賦閑在鄉,想那山河破碎,中原未收而「報國欲死無戰場」,感於世事多艱,小人誤國而「書生無地效孤忠」,於是,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。「書憤」者,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書憤1  陸游

早歲那知世事艱,中原北望氣如山。

樓船2夜雪瓜洲渡3,鐵馬秋風大散關4

塞上長城5空自許,鏡中衰鬢已先斑。

《出師》一表真名世,千載誰堪伯仲間?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     書憤:抒發義憤;書:寫。

2      樓船:戰艦 

3      瓜洲渡:地名,今在鎮江對岸。 

4      大散關:地名,在陝西寶雞縣西南,爲宋金交界處。

5      塞上長城:作者自比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「書憤」者,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。全詩正正是抒發了詩人未能恢復中原的悲憤之情,全篇以憤而爲詩。

1     抒發胸中鬱憤之情

想當年,詩人北望中原,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,有如山湧,何等氣魄!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?以爲我本無私,傾力報國,那麽國必成全於我,孰料竟有奸人作梗、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?詩人開篇一自問,已問出無盡鬱憤。

2     概括詩人過去遊蹤所至

頷聯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,也概括詩人過去遊蹤所至。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「有心殺賊,無力回天」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。
3    
以前人故事明志

詩中兩處運用典故明志,包括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以及諸葛堅持北伐的典故,從而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庸碌小人,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感情沉鬱,氣韻渾厚

詩歌感情沉鬱,氣韻渾厚,開篇一自問,已問出無盡鬱憤。因為詩句皆出自他親身的經歷,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。

2     對仗工整

詩的中間兩聯對仗工穩,尤以頷聯「樓船」、「鐵馬」兩句,雄放豪邁,爲人們廣泛傳誦。

3     意象精妙,畫面開闊

詩中「樓船」與「夜雪」,「鐵馬」與「秋風」,意象兩兩相合,便有兩幅開闊、壯盛的戰場畫卷。意象選取甚爲乾淨、典型。

4     對比鮮明

詩中可見陸遊少時之磅礴大氣與如今壯志未酬的苦悶的對比。如今大志落空,奮鬥落空,一切落空,而攬鏡自照,卻是衰鬢先斑,皓首皤皤!兩相比照,何等悲愴?而且頷聯所概括的輝煌的過去,恰與眼前形成鮮明對比。

5     用典明志

詩中的「塞上長城」一句,詩人用典明志。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爲「萬里長城」。皇帝要殺他,他說:「自毀汝萬里長城。」陸遊以此自許,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;尾聯還通過諸葛亮的典故,追慕先閑的業績,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,渴望效法諸葛亮,施展抱負。

6     以憤而爲詩
回看整首詩歌,可見詩中句句是「憤」,字字是「憤」,以憤而爲詩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,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。
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,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。
曾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, 雪夜裏飛奔著樓船戰艦。
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,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。
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, 立壯志爲祖國掃除邊患。
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,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。
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, 《出師表》真可謂名不虛傳,
有誰能像諸葛孔明那樣鞠躬盡瘁, 率三軍複漢室北定中原!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名「書憤」的含意為何?

2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是本詩的主旨?

A     抒發未能恢復中原的悲憤

B     抒發未能歸隱田園的遺憾

C     抒發未能大義滅親的悲歎

D     抒發未能重見故人的悲傷

3      詩的尾聯運用諸葛亮的典故,表達了詩人的甚麼情懷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抒發胸中鬱憤之情。

2      A     抒發未能恢復中原的悲憤 ü

3      通過諸葛亮的典故,詩人表明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,並渴望效法諸葛亮,施展抱負,忠貞報國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《書憤》一詩屬於甚麼體裁?

2      本詩意象精妙,畫面開闊。試從詩中找出一例,並簡言之。

3     本詩對仗工整,嚴守格律。試從詩中找出一例,並簡言之。

4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最能夠概括此詩的氣氛和感情色彩?

A     慷慨蒼涼

B     沉鬱悲憤

C     孤寂冷清

D     絕望荒涼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七言律詩

2      「樓船夜雪瓜洲渡,鐵馬秋風大散關」:「樓船」與「夜雪」,「鐵馬」與「秋風」,意象兩兩相合,形成兩幅開闊、壯盛的戰場畫卷。

3      詩的中間兩聯都對仗工穩,例如頷聯「樓船夜雪瓜洲渡,鐵馬秋風大散關」兩句,「樓船」對「鐵馬」;「夜雪」對「秋風」,「瓜洲渡」對「大散關」,對仗十分工整。

4      B     沉鬱悲憤 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