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381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桃花扇‧卻奩 (1381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新高中指定篇章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古典戲曲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孔尚任 (9702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《桃花扇‧卻奩》是一部取材於真人真事,接近於歷史原貌的歷史劇。它以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,反映了南明一朝的興亡。而劇中的來花扇就是人物離合與時代興亡的見證。

《桃花扇》全劇分四卷兩本四十齣,「卻奩」是卷一‧上本‧第七齣。「卻」,即推卻、拒絕;「奩」,本指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器具,後泛指嫁女所備的衣物,亦即嫁妝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桃花扇‧卻奩》 孔尚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(雜1扮保兒掇2馬桶上)龜尿龜尿,撒出小龜;鱉血鱉血,變成小鱉。龜尿鱉血,看不分別;鱉血龜尿,說不清白。看不分別,混了親爹;說不清白,混了親伯。(笑介3)胡鬧,胡鬧!昨日香姐上頭4,亂了半夜;今日早起,又要刷馬桶,倒溺壺,忙個不了。那些孤老5、表子6,還不知摟到幾時哩。(刷馬桶介)

【夜行船】(末7)人宿平康8深柳巷9,驚好夢門外花郎10。繡戶未開,簾鉤才響,春阻十層紗帳。

下官楊文驄11,早來與侯兄12道喜。你看院門深閉,侍婢無聲,想是高眠未起。(喚介)保兒,你到新人窗外,說我早來道喜。(雜)昨夜睡遲了,今日未必起來哩。老爺請回,明日再來罷。(末笑介)胡說!快快去問。(小旦13內問介)保兒!來的是那一個?(雜)是楊老爺道喜來了。(小旦忙上)倚枕春宵短,敲門好事多。(見介)多謝老爺,成了孩兒一世姻緣。(末)好說。(問介)新人起來不曾?(小旦)昨晚睡遲,都還未起哩。(讓坐介)老爺請坐,待我去催他。(末)不必,不必。(小旦下)

【步步嬌】(末)兒女濃情如花釀,美滿無他想,黑甜共一鄉14。可也虧了俺15幫襯,珠翠輝煌,羅綺飄蕩,件件助新妝,懸出風流榜。

(小旦上)好笑,好笑!兩個在那裡交扣丁香16,並照菱花17,梳洗才完,穿戴未畢。請老爺同到洞房,喚他出來,好飲扶頭卯酒18。(末)驚卻好夢,得罪不淺。(同下)(生19、旦20艷妝上)

【沈醉東風】(生、旦)這雲情接着雨況21,剛搔了心窩奇癢,誰攪起睡鴛鴦。被翻紅浪,喜匆匆滿懷歡暢。枕上餘香,帕上餘香,消魂滋味,才從夢裏嘗。

(末、小旦上)(末)果然起來了,恭喜,恭喜!(一揖,坐介)(末)昨晚催妝拙句22,可還說的入情麼。(生揖介)多謝!(笑介)妙是妙極了,只有一件。(末)那一件?(生)香君雖小,還該藏之金屋23。(看袖介)小生衫袖,如何着得下24?(俱笑介)(末)夜來定情,必有佳作。(生)草草塞責25,不敢請教。(末)詩在那介)還收好了。(旦收扇介)

【園林好】(末)正芬芬桃香李香,都題在宮紗扇上﹔怕遇着狂風吹蕩,須緊緊袖中藏,須緊緊袖中藏。

(末看旦介)你看香君上頭之後,更覺艷麗了。(向生介)世兄有福,消此尤物26。(生)香君天姿國色,今日插了幾朵珠翠,穿了一套綺羅,十分花貌,又添二分,果然可愛。(小旦)這都虧了楊老爺幫襯哩。

【江兒水】送到纏頭錦27,百寶箱,珠圍翠繞流蘇帳28,銀燭籠紗通宵亮,金杯勸酒合席唱。今日又早早來看,恰似親生自養,賠了妝奩,又早敲門來望。

(旦)俺看楊老爺,雖是馬督撫29至親,卻也拮据作客30,為何輕擲金錢,來填煙花之窟31?在奴家32受之有愧,在老爺施之無名;今日問個明白,以便圖報。(生)香君問得有理,小弟與楊兄萍水相交33,昨日承情太厚,也覺不安。()既蒙問及,小弟只得實告了。這些妝奩酒席,約費二百餘金,皆出懷寧34之手。(生)那個懷寧?(末)曾做過光祿35的阮圓海。(生)是那皖人阮大鋮麼?(末)正是。(生)他為何這樣周旋36?(末)不過欲納交足下37之意。

【五供養】(末)羡你風流雅望,東洛才名,西漢文章38。逢迎隨處有,爭看坐車郎39。秦淮妙處,暫尋個佳人相傍,也要些鴛鴦被、芙蓉妝;你道是誰的,是那南鄰大阮40,嫁衣全忙41

(生)阮圓老原是敝年伯42,小弟鄙其為人,絕之已久。他今日無故用情,令人不解。(末)圓老有一段苦衷,欲見白43於足下。(生)請教。(末)圓老當日曾遊趙夢白44之門,原是吾輩。後來結交魏黨45,只為救護東林46,不料魏黨一敗,東林反與之水火47。近日復社48諸生,倡論攻擊,大肆毆辱,豈非操同室之戈49乎?圓老故交雖多,因其形跡可疑,亦無人代為分辯。每日向天大哭,說道:「同類相殘,傷心慘目,非河南君,不能救我。」所以今日諄諄納交50。(生)原來如此,俺看圓海情辭迫切,亦覺可憐。就便真是魏黨,悔過來歸,亦不可絕之太甚,況罪有可原乎。定生51、次尾52,皆我至交,明日相見,即為分解53。(末)果然如此,吾黨之幸也。(旦怒介)官人54是何說話,阮大鋮趨附權奸,廉恥喪盡;婦人女子,無不唾罵。他人攻之,官人救之,官人自處於何等也?

【川撥棹】不思想,把話兒輕易講。要與他消釋災殃,要與他消釋災殃,也隄防旁人短長55。官人之意,不過因他助俺妝奩,便要徇私廢公;那知道這幾件釵釧56(拔簪脫衣介)脫裙衫,窮不妨;布荊57人,名自香。

(末)阿呀!香君氣性,忒也剛烈58。(小旦)把好好東西,都丟一地,可惜,可惜!(拾介)(生)好,好,好!這等見識,我倒不如,真乃侯生畏友59也。(向末介)老兄休怪,弟非不領教,但恐為女子所笑耳。

【前腔】(生)平康巷,他能將名節講;偏是咱學校朝堂,偏是咱學校朝堂,混賢奸不問青黃60。節和名,非泛常;重和輕,須審詳。

(末)圓老一段好意,也還不可激烈61。(生)我雖至愚,亦不肯從井救人62。(末)既然如此,小弟告辭了。(生)這些箱籠,原是阮家之物,香君不用,留之無益,還求取去罷。(末)正是「多情反被無情惱63,乘興而來興盡還64。」(下)(旦惱介)(生看旦介)俺看香君天姿國色,摘了幾朵珠翠,脫去一套綺羅,十分容貌,又添十分,更覺可愛。(小旦)雖如此說,捨了許多東西,倒底可惜。

【尾聲】金珠到手輕輕放,慣成了嬌癡模樣,辜負俺辛勤做老娘。

(生)些須東西,何足掛念,小生照樣賠來。(小旦)這等才好。

(小旦)花錢粉鈔65費商量,(旦)裙布釵荊也不妨,

        (生)只有湘君能解佩66,(旦)風標67不學世時妝68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雜︰明清傳奇劇的角色名,扮演供役使奔走的人物。

2      掇︰搬,端。

3      介︰古典戲曲術語。明清傳奇劇劇本中有關於角色動作、表情和舞台效果的指示,同元雜劇劇本中的「科」。

4      上頭︰古代女子年十五加笄,表示已經成人,稱「上頭」。這裏則與「梳攏」同義,指娼家處女頭一次接客。

5      孤老︰妓女稱長期固定的客人作孤老。

6      表子︰通「婊子」,妓女。

7      末︰明清傳奇劇的角色名,即男配角,一般扮演中年的男子。這裏指飾演楊文驄的演員。

8      平康:唐代長安丹鳳街有平康坊,是妓女聚居的地方,也作平康里。因地近北門,又稱北里。舊時以「平康」、「北里」作為妓女居處的泛稱。

9      柳巷︰妓女聚居之處。

10    花郎︰賣花人。

11    楊文驄:字龍友,貴州貴陽人。他是個罷職的縣令,而且既是馬士英的妹夫,又是阮大鋮的盟弟。

12    侯兄:即侯方域(公元16181654年),字朝宗,號雪苑,河南商丘人,明末清初著名文人。與方以智、冒襄、陳貞慧合稱為「復社四公子」。著有《壯悔堂文集》、《四憶堂詩集》。

13    小旦︰明清傳奇劇的角色名,專門扮演年輕女子。這裏指飾演李貞麗的演員。李貞麗是李香君的鴇母(鴇母即開設妓院、蓄養妓女的女子)。

14    黑甜共一鄉:黑甜,酣睡。蘇軾《發廣州》詩:「三杯軟飽後,一枕黑甜餘。」自注:「俗謂睡為黑甜。」意思是一起熟睡,進入夢鄉。

15    俺︰北方方言,人稱代詞,即我。

16    丁香︰即丁香結,本是指丁香的花蕾,這裏指衣服的紐扣。

17    菱花:即鏡子。古代的鏡子是銅製的,一面磨光,另一面鑄有各種圖案,最普遍的圖案是菱花,故以菱花作為鏡子的別稱。

18    扶頭卯酒:扶頭,振奮頭腦。卯,十二時辰之一,即上午五時至七時。意思是早晨飲的提神酒。

19    生︰明清傳奇劇的角色名,即男主角。這裏指飾演侯方域的演員。

20    旦︰明清傳奇劇的角色名,即女主角。這裏指飾演李香君的演員。

21    這雲情接着雨況︰指男女交歡的情況。

22    昨晚催妝拙句︰指昨天晚上楊文驄讓人捎來祝賀侯、李二人新婚的詩。詩句為︰「生小傾城是李香,懷中婀娜袖中藏﹔緣何十二巫峰女,夢裏偏來見楚王。」

23    金屋:意指極華貴的房子。相傳漢武帝作太子時,長公主(武帝的姑母)欲將女兒阿嬌嫁給他,問他的意思怎樣。武帝答道,若娶得阿嬌,定另造一所金屋給她住。

24    如何着得下︰即怎麼裝得下。

25    塞責︰敷衍了事,做事漫不經心,應付支差。侯方域自謙其定情詩為草草了事之作,詩句為:「夾道朱樓一徑斜,王孫初御富平車。青溪盡是辛夷樹,不及東風桃李花。」

26    尤物:本指特殊的人物,後來一般指絕色美人。

27    纏頭錦︰古時舞者以彩錦纏頭,賓客賞舞過後,常贈舞者羅錦為賞,稱「纏頭」。後把送給歌妓或妓女的錦繡財物亦稱「纏頭」。

28    流蘇帳:流蘇,用五彩絲線或羽毛製成的垂飾。意思是用流蘇裝飾的帳子。

29    馬督撫:即馬士英(約公元15911646年),字瑤草,貴州貴陽人。明萬曆四十七年進士,崇禎時曾任宣州巡撫,因擅取公帑行賄而被廢,後因阮大鋮而復起為兵部右侍郎。明亡,擁立福王於南京,與阮大鋮相勾結,把持朝政。清兵破南京,出走,後為清軍所殺。當時任鳳陽督撫。

30    拮据作客:拮据,本指雀鳥築巢,口足勞苦,後用作比喻境況窘迫,經濟困難。意思是客居他鄉,經濟狀況不好。

31    煙花之窟:指妓院。

32    奴家︰古時女子自稱。

33    萍水相交:浮萍隨水漂流,聚散不定,比喻兩人偶然相遇、交情短淺。

34    懷寧:即阮大鋮(公元15871646年),字集之,號圓海,安徽懷寧人。《明史》稱其「機敏猾賊,有才藻」。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,天啟年間官至給事中,依附宦官魏忠賢。崇禎初以阿附魏黨,名列逆案,廢居南京。南明福王立,經馬士英推薦,官至兵部尚書,報復東林黨人。後降清,一說死於軍中,一說為清兵所殺。

35    光祿︰官名,秦漢時本為宮宿衛及侍從諸官之長,後廢置不常,以皇室膳食為專職,與秦漢執掌不同。

36    周旋:本指古時行禮進退揖讓的動作,後引申為應酬,打交道。

37    納交足下︰納交,結交為友。足下,古時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。

38    東洛才名,西漢文章:東洛,指東都洛陽。東洛才名,暗用了西晉左思寫《三都賦》之典故。左思花了十年功夫寫成《三都賦》,人們爭相傳抄,把洛陽的紙都搶貴了。西漢文章,指西漢的一些偉大作家,如司馬遷、司馬相如等人的作品。意思是比喻侯方域的才名大,文章好。

39    爭看坐車郎:暗用了晉代潘岳的典故。相傳潘岳貌美,每次坐車出遊,婦女都爭相看他。意思是比喻侯方域的樣貌俊朗不凡。

40    南鄰大阮:暗用了晉代阮籍的典故。相傳潘岳貌美,每次坐車出遊,婦女都爭相看他。意思是比喻侯方域的樣貌俊朗不凡。

41    嫁衣全忙︰暗用秦韜玉《貧女》中「為他人作嫁衣裳」詩意,指阮大鋮為侯方域、李香君送上妝奩之舉。

42    年伯︰科舉時代,同年登科第者稱為「同年」,與父同年登科第的長輩,便稱「年伯」。  阮大鋮跟侯方域的父親侯恂為「同年」,故侯方域稱阮作年伯。

43    見白︰告白,解釋清楚。

44    趙夢白:即趙南星(公元15501627年),字夢白,號儕鶴,高邑人。明萬曆進士,官至吏部尚書。因得罪魏忠賢,被權閹貶到代州而死,後追諡忠毅。

45    魏黨:明熹宗時,宦官魏忠賢專權亂政,奸臣依附之,排斥異己,陷害忠良,時稱「魏黨」。

46    東林:即東林黨。明萬曆年間,吏部郎中無錫人顧憲成被割職還鄉,倡議重修東林書院,與高攀龍、錢一本等講學其中,評議朝政。天啟年間,宦官魏忠賢專權,東林諸人與部分剛直朝臣與之對抗,被視為黨人。侯方域的父親侯恂也參加了東林黨。

47    水火:水火不相容,勢不兩立之意。

48    復社:明天啟年間,由張溥、夏允彝、陳子龍等集合南北各省文士,繼承東林黨的傳統而組成的社團。侯方域是社中的一個重要分子。

49    操同室之戈︰同室操戈本指兄弟間自相殘殺,這裏指組織內部自相傾軋。

50    諄諄納交︰諄,誠實忠謹。意思是誠心誠意地相交結。

51    定生︰即陳貞慧(公元16041656年),字定生,宜興人。復社重要人物。

52    次尾︰即吳應箕(公元15941645年),字次尾,號樓山,貴池人。復社重要人物。

53    分解︰解釋。

54    官人︰古代女子對丈夫的敬稱。

55    旁人短長︰短長,在這裏作動詞用,指批評指責。意思是旁人評論非議。

56    釵釧︰釵,婦女插在髮上的一種飾物。釧,手鐲。

57    布荊:即布衣、荊釵,為古代貧家女子的服飾。

58    忒也剛烈:忒,太,過於。意思是性格過於剛烈。

59    畏友:指方正剛直,能直言批評朋友過失而使人敬畏的朋友。

60    不問青黃:不管是非黑白。

61    激烈︰本指聲調激越高亢,今指劇烈、激動憤慨的樣子,這裏是堅拒的意思。

62    從井救人:語出《論語‧雍也》︰「仁者,雖告之曰︰『井有仁焉。』其從之也?」意思是跳到井裏救人,既不能救起別人,弄不好還害了自己。這裏指不顧自己的名聲去幫助壞人。

63    多情反被無情惱:語出蘇軾《蝶戀花》︰「多情卻被無情惱。」意思是好意得不到重視,反招恨惡。

64    乘興而來興盡還︰語出《世說新語‧任誕》,東晉王子猷於雪夜訪友戴安道,中途返回, 人問其故,答道︰「乘興而來,興盡而返,何必見戴。」意思是楊文驄一心助阮大鋮結交侯方域,被侯所拒,只能敗興而回。

65    花錢粉鈔:指花費在花粉裝扮上的金錢。

66    只有湘君能解佩︰語出屈原《九歌‧湘君》︰「捐余玦巧江中,遺余佩兮澧浦。」這裏指李香君退還妝奩之舉。

67    風標︰風度,儀表。

        68    世時妝︰世俗的打扮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《卻奩》是《桃花扇》的第七齣,寫李香君拒絕接受阮大鋮所贈的妝奩一事,是全劇情節發展的關鍵所在。這齣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。

1     文驄道喜,侯李纏綿

    第一部分由開頭保兒所說的一段引子,到 [江兒水] 一段曲詞,主要寫楊文驄一早來跟侯方域、李香君賀喜,鴇母李貞麗出迎向楊文驄致謝,以及侯、李二人新婚燕爾的歡愉恩愛。

2     文驄說項,侯生入彀

    第二部分由 [江兒水] 後旦的一段說白,至 [川撥棹] 前末的一段說白,寫李香君追問妝奩之事,揭露阮大鋮欲拉攏侯方域代為說項,故出資為侯、李二人置辦妝奩酒席。

3     香君卻奩,侯生覺悟

    第三部分由 [川撥棹] 前旦的一段說白至下場詩,寫李香君憤而卻奩,侯方域覺悟,楊文驄只得敗興而回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情節波瀾跌宕

    本齣《卻奩》的情節雖然簡單,但亦寫得波瀾起伏,扣人心弦。情節發展有時高漲,氣氛有時緩和,富於變化。

2     人物形象鮮明生動

a     語言描寫

    作者善於通過人物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,而人物語言便是劇中的曲詞和說白。李香君嚴辭斥責侯方域的話,表現了她明辨是非,而又體貼丈夫的品格。

b     動作神情描寫

    作者善於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情,塑造人物的形象。這可見於劇本中所提示的演員動作、表情的「介」。

c     心理描寫

    作者的筆觸更伸到人物的內心深處,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狀態。作者很注重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、發拙人物的內在衝突,使人物形象更豐富、完整。

d    側面描寫

    作者也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,以塑造人物的形象。劇中李香君的美貌,並非以直接的外貌描寫來表現,而是通過楊文驄、侯方域口中的誇讚表現出來的。

e     善用對比

    人物之間的對比,在《卻奩》一齣中比比皆是。包括侯方域與李香君的對比、李香君與李貞麗的對比。在對比之中,兩人的性格特點、作者的愛憎感情,都得以表露無遺。

3     文辭典雅精煉

    本齣的曲詞說白,這些曲文不只補充了說白的內容,而且有助於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,更與戲劇的氣氛和諧一致,增強了戲劇的感染力。加上傳奇的每齣之末,均以五言或七言詩四句作結,稱「下場詩」,讓劇中人物抒發此情此境的感受。

4     善於運用典故

    曲詞中運用典故不露斧鑿之跡,寫得凝練典雅、貼切自然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試根據課文內容,完成下表。

腳色

人物

人物資料

侯方域

    復社成員,陳定生、吳次尾皆是他在復社的至交

    在楊文驄的撮合下,得以與(1)結合

    (2)是他的年伯

(3)

    秦淮名妓,鴇妓(4)的養女,才色品德俱全

    當她知道妝奩是(5)所贈時,憤而卻奩

(6)

    馬士英的妹夫,阮大鋮的好友

    賞識李香君的才色,助她與(7)結合

    (8)出謀劃策,替李香君置辦妝奩,以期借(9)拉攏復社文人

小旦

(10)

李香君的鴇母

保兒

‧在妓院中幹雜活、供役使的人

2      文中用「多情卻被無情惱,乘興而來興盡還」描述哪位人物?

A     楊文驄

B     侯方域

C     李香君

D     阮大鋮

3      為何侯方域稱李香君為「畏友」?

4      以下哪一項並非侯方域的形象?

A     涉世未深

B     立場不定

C     嫉惡如仇

D     著重名節

       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(1)    李香君

(2)    阮大鋮

(3)    李香君

(4)    李貞麗
(5)   
阮大鋮

(6)    楊文驄

(7)    侯方域

(8)    阮大鋮

(9)    侯方域

(10)    李貞麗

2      A     楊文驄    ü

3      因為李香君明辨是非,剛烈勇敢。

4      C     嫉惡如仇        ü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李香君與李貞麗均出身青樓,但稟性各異。試說出兩人的性格形象有何異同?

2      承上題,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來塑造兩人的形象?(可選擇多項)

A     語言描寫

B     動作神情描寫

C     側面描寫

D     對比襯托

3      何謂「下場詩」?它在劇中有何作用?試略述之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相同之處:兩人都靈巧善言。

        不同之處:李香君明辨是非,重義輕利;李貞麗則貪財重利,不辨是非。

2      A     語言描寫        ü

B     動作神情描寫        ü

C     側面描寫        ü

D     對比襯托        ü

3      「下場詩」即在傳奇的每齣之末,均以五言或七言詩四句作結。

        作用:讓劇中人物抒發此情此境的感受,加強戲劇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