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390

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西廂記(節錄)(來回顧影) (1390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會考問題庫

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古典戲曲

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王實甫 (9704)

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《西廂記》作者王實甫,元代著名雜劇作家,大都人。《西廂記》大約寫於元貞、大德年間,它是王實甫的代表作。《西廂記》故事源於元稹的〈鶯鶯傳〉,描寫男女主人公在愛情上堅貞不渝,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,經過不懈的努力,終於得到美滿結果,突出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。

        滿庭芳一曲是由紅娘唱的。張生解普救寺之圍後,老夫人令紅娘招張生赴宴。張生以為老夫人將踐約許親,於是打扮著等他,水也換了兩桶,烏紗帽擦得光掙掙的。張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紅娘的善意調侃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西廂記(節錄) (來回顧影)  王實

(婢女紅娘所唱) 

〔滿庭芳〕        來回顧影,文魔1秀士,風欠2酸丁3,下工夫將額顱十分掙,疾和遲壓倒

蒼蠅,光油油4耀花人眼睛,酸溜溜螯得人牙疼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        

1      文魔﹕書痴。

2      風欠﹕瘋狂、傻氣。

3      酸丁﹕譏稱窮困寒酸的文人、書生。

4      光油油﹕光滑明亮的樣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     張生形象

        曲詞從紅娘的口中唱出,描寫了張生來回顧影的動作,接著描寫他傻氣的書生形象,最後以紅娘對張生的感覺作結,如張生耀花了紅娘的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人物形象鮮明

        紅娘稱呼張生為「文魔秀士」、「風欠酸丁」,十分有趣,描寫出了紅娘的俏皮性格。張生把額顱揩淨,把烏紗帽擦得光亮,描寫了張生的形象。從紅娘善意調侃中亦可見張生迫不及待的心情。

2     幽默色彩

        紅娘稱呼張生為「文魔秀士」、「風欠酸丁」,幽默風趣。透過曲詞描寫了張生呆氣與癡情並存的有趣形象。

3     善用疊字

        曲中運用了「光油油」、「酸溜溜」等字詞,這能加強語言的表現力,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。

4     描寫手法多樣

        曲中描寫了張生的行動,如「來回顧影」;又有視覺描寫,如「光油油耀花人眼睛」;亦有感覺描寫,如「酸溜溜螯得人牙疼」。

5     語言整齊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本曲的語言雖然較為幽默,但句式整齊,有節奏感和美感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【語譯】

        來回看著自己的形影,書痴秀士,傻氣書生,花費心力把頭顱弄得掙,疾和遲壓倒蒼蠅,光亮得耀花人的眼晴,酸溜溜的使人牙疼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紅娘唱詞的描寫對象是誰?

2      承上題,唱詞描述了他的甚麼形象?試引錄原文略加說明。

形象﹕

說明﹕

3      曲詞中反映了紅娘甚麼形象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張生。

2      形象﹕傻氣、迫不及待的書生形象。

        說明﹕「文魔秀士,風欠酸丁」刻劃了張生窮困寒酸的書生形象、「來回顧影」突出了他的迫不及待。

3      紅娘幽默地稱呼張生為「文魔秀士」、「風欠酸丁」,反映了她俏皮的形象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本曲有何特色?

A     莊嚴

B     幽默

C     反諷       

D     典雅

2      曲詞運用了甚麼描寫手法?(可選多項)

A     視覺

B     聽覺

C     嗅覺

D     觸覺

3      曲詞多用叠字,如「光油油」及「酸溜溜」,這有何好處?

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B     幽默  ü

2      A     視覺  ü

        D     觸覺  ü

3      運用叠字能夠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及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