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56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論解嘲 (1561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高考題庫200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現當代散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林語堂 (9823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林語堂(18951976年),福建龍溪人,是一位具鮮明特色的散文家、小說家。本文選自他晚年的散文集《無所不談合集》,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事例講述了「解嘲」對人類心靈的妙用,讓人積極樂觀地面對「寂寞」和「危難之境」。本文旁徵博引,機趣橫生,顯示了作者深厚的中西文化功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論解嘲》林語堂

人生有時頗感寂寞,或遇到危難之境,人之心靈卻能發出妙用,一笑置之,於是又輕鬆下來。這是好的,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。古代名人,常有這樣的度量,所以成其偉大。希臘大哲人蘇格拉底娶了姍蒂柏(Xantippe)。她是個有名的悍婦,常作河東獅吼。傳說,蘇氏未娶之前,已經聞悍婦之名,然而蘇氏還是娶她。他有解嘲方法,說娶老婆有如禦馬,禦馴馬沒有甚麼可學,娶個悍婦,於修心養性的功夫大有補助。有一天家裏吵鬧不休,蘇氏忍無可忍,只好出門。正到門口,老太太由屋頂倒一盆水下來,正正淋在他的頭上。蘇氏說︰「我早曉得,雷霆之後必有甘霖。」 真虧得這位哲學家雍容自若1的態度。

林肯的老婆,也是有名的,很潑辣,喜歡破口罵人。有個送報的小孩子,十二、三歲,不知道是送報太遲,或有甚麼過失,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惡罵,詈不絕口2。小孩去向報館老板哭訴,說她不該罵人過甚,以後他不肯到那家送報了。這是一個小城,於是老闆向林肯提起這小事。

林肯說:「算了吧!我能忍她十多年。這小孩子偶然挨駡一兩頓,算甚麼?」 這是林肯的解嘲。

中國有句老話,叫做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」。林肯以後成為總統,據他小城的律師同事赫恩頓(Herdon)的傳記,可以歸功於這位太太。赫恩頓書中說,林肯怪可憐的。每星期六半夜,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時,獨林肯一人不大願意回家。所以林肯那副出人頭地,簡練機警,應對如流的口才,全是在酒吧中學來的。又蘇格拉底也是家裏不得安靜看書,因此成一習慣,天天到市場去,站在街上談空說理。因此乃開「遊行派的哲學家」(Peripatetic School)的風氣。他們講學,不在書院,就在街頭逢人問難駁詰3。這一派哲學家的養成,也應歸功於蘇婆。

關於這類的故事很多,尤其關於臨終時的雅謔4。這種修煉功夫,常人學不來的。蘇格拉底之死,由柏拉圖寫來是最動人的故事。市政府說他巧辯惑眾,貽誤青年子弟,賜他服毒自盡。那夜他慷慨服毒,門人忍痛陪著,蘇氏卻從容闡發5真理。最後他的名言是:「想起來,我欠某人一隻雄雞未還。」叫他門人送去,不可忘記。這是他斷氣以前最後的一句話。金聖歎6判死刑,獄中發出的信,也是這一派。「花生米與豆腐乾同嚼,大有火腿滋味」(大約如此)。歷史上從容就義的人很多,不必列舉。

西班牙有一傳說,一個守禮甚謹的伯爵將死,一位朋友去看他。伯爵已經氣喘不過來,但是那位訪客還是剌剌不休7長談下去。伯爵只好忍著靜聽,到了最後關頭,不耐煩對來客說:「對不起,求先生原諒,讓我此刻斷氣。」他藏身朝壁,就此善終。

我嘗讀耶穌最後一夜對他門徒的長談,覺得這段動人的議論,尤勝過蘇氏臨終之言。而耶穌在十字架上臨死之言︰「上帝啊,寬恕他們,因為他們所為,出於不知。」這是耶穌的偉大,出於人情所不能及。這與他一貫的作風相同:「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。」可惜我們常人能知不能行,常做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【注釋】

1      雍容自若︰溫和莊重,沉著鎮定。

2      詈不絕口︰不停地責罵。

3      駁詰︰反駁、質疑。

4      雅謔︰高雅的玩笑話。

5      闡發︰弘揚發揮。

6      金聖歎︰本姓張,名采,後改姓金,名喟,字聖歎。(公元16091661),明末清初文字批評家。清順治時,因哭廟案問斬。

7      剌剌不休︰嘮叨、說話不停的樣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     解嘲之妙用

        解嘲是人類心靈的妙用,也是一種生活態度。當遇到危難之境,只要能一笑置之,心情便能輕鬆下來。這是好的,因為可以看出人的度量。不少古代名人常有這樣的度量,因而成就偉大。

2     解嘲的事例

        作者通過幾個解嘲的事例,主要具體地表現了自我解嘲和臨終前的解嘲兩類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 自我解嘲:蘇格拉底和林肯在生活中面對老婆的兇悍,均懂得自我解嘲。他們都有解嘲的方法,表現幽默的情態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 臨終時的雅謔:蘇格拉底、金聖歎、西班牙伯爵和耶穌,面對死亡時都加以解嘲。從他們臨死時的說話可看出他們從容怡然的心境。

3     解嘲的心態

        作者在解嘲的事例中,同時明顯地流露出解嘲者的心理,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心境,這樣促使他們在生活中或臨死前自然地表現解嘲的本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結構嚴謹

        文章分段清晰,論點分明。各段環環相扣,都是圍繞「論解嘲」而談的。

2     旁徵博引

        本文的論點擁有理據例證支持,並非空談,使文章變得豐富而充實。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事例,講述了「解嘲」對人類心靈的妙用。而且,文中的事例都是人們所熟識和尊敬的偉大人物,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及說服力。

3     善於描寫人物

作者很懂得捕捉人物的神韻,每一個人物的描寫篇幅不是很長,但作者抓緊了人物事

蹟與主題相關的部份,加以發揮。文中每一個人物的說話也很少,甚至短得只有一句,但經過作者的精心挑選,即使所描寫的人物只說一句,亦足以表現其解嘲的態度和心境。

4     語言清順自然,平實幽默

        文中沒有刻意的的文字雕琢,但是作者運用平實幽默的語言,剛巧配合了文章的語境和主題,正恰到好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 以下哪項為文中提及蘇格拉底和林肯的共同之處?

        (1)娶了兇悍潑辣的老婆

        (2)自我解嘲

(3)草草了事

        (4)從容自若

        A(1)(2)(3)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B(1)(2)(4)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C(2)(3)(4)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D(1)(2)(3)(4)

2      第四段中作者把林肯的成就歸功於:

        A自我解嘲

        B他的太太

C他的生活態度

        D他的生活習慣

3      文中提及西班牙伯爵說「對不起,求先生原諒,讓我此刻斷氣。」可見他的語氣態度是怎樣的呢?

4      請順序排列以下本文的敍述次序:

        A舉出臨終前解嘲的事例。
        B
舉出自我解嘲的事例。

        C點出解嘲之妙用。

        D說明高層次的解嘲是常人能知不能行,而且常做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 (1)____        (2)____        (3)____        (4)____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 B(1)(2)(4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ü

2      B他的太太    ü

3     幽默

4      (1)__C__     (2)__B__     (3)__A__     (4)__D__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以下哪項為本文的寫作技巧?

        (1)旁徵博引

        (2)正反對比

        (3)緊扣題目

        (4)情景交融

        A(1)(2)

        B(1)(3)

        C(2)(3)

        D(2)(4)

2      作者善於捕捉人物說話的神韻,從而表現人物個性。試根據文章,填寫人物的說話,以及該說話表現的人物個性。

人物

說話

個性

例:蘇格拉底

「我早曉得,雷霆之後必有甘霖。」

雍容自若

林肯

 

 

將死的蘇格拉底

 

 

3      作者在文章中引用蘇格拉底和林肯等名人事例,對全篇有何作用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B(1)(3)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ü

2

人物

說話

個性

例:蘇格拉底

「我早曉得,雷霆之後必有甘霖。」

雍容自若

林肯

「算了吧!我能忍她十多年。這小孩子偶然挨駡一兩頓,算甚麼?」

從容自若 / 幽默 / 輕鬆

將死的蘇格拉底

「想起來,我欠某人一隻雄雞未還。」

從容自若 / 不畏生死

3      (以下任何一項均可)

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用名人例子可以支持論點,說明「解嘲」對人類的心靈妙用,使文章更具說服力。

這些名人都是人們所熟識和尊敬的偉大人物,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