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

篇章編號

【篇章編號】

158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2

篇章名稱

【篇章名稱】

想飛(節錄)() (1586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3

來源

高考題庫200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4

文類

【文類】

現當代散文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105

作者

【作者】

徐志摩 (983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6

題解

【題解】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徐志摩(1897年-1931年)筆名雲中鶴、南湖,浙江海甯人,現代著名詩人、教授。19181921年先後在美、英留學,1923年籌組新月社,是新月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。

        《想飛》,作於1926年,是作者旅居英國時所寫的一篇散文。它是者在想上進行自我解剖的一種表露了向往自由的強烈願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7

文本

《想飛》(節錄) 徐志摩

        飛。「其翼若垂天之雲……背負蒼天,而莫之夭閼者」那不容易見著。我們鎮上東關廂外有一座黃泥山,山頂上有一座七層的塔,塔尖頂著天。塔院裏常常打鐘,鐘聲響動時,那在太陽西曬的時候多,一枝豔豔的大紅花貼在西山的鬢邊回照著塔山上的雲彩,——鐘聲響動時,繞著塔頂尖,摩著塔頂天,穿著塔頂雲,有一隻兩隻有時三隻四隻有時五隻六隻蜷著爪往地面瞧的「餓老鷹」,撐開了它們灰蒼蒼的大翅膀沒掛戀似的在盤旋,在半空中浮著,在晚風中泅著,彷彿是按著塔院鐘的波蕩來練習圓舞似的。那是我做孩子時的「大鵬」。有時好天抬頭不見一瓣雲的時候聽著猇憂憂的叫響,我們就知道那是寶塔上的餓老鷹尋食吃來了,這一想像半天裏禿頂圓睛的英雄,我們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彷彿豁出了一銼銼鐵刷似的羽毛,搖起來呼呼響的,只一擺就沖出了書房門,鑽入了玳瑁鑲邊的白雲裏玩兒去,誰耐煩站在先生書桌前晃著身子背早上上的多難背的書!啊飛!不是那在樹枝上矮矮的跳著的麻雀兒的飛;不是那奏天黑從堂匾後背沖出來趕蚊子吃的蝙蝠的飛;也不是那軟尾巴軟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飛。要飛就得滿天飛,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,一翅膀就跳過一座山頭,影子下來遮得陰二十畝稻田的飛,到天晚飛倦了就來繞著那塔頂尖順著風向打圓圈做夢……聽說餓老鷹會抓小雞!

[……]

        是人沒有不想飛的,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,不說別的。飛出這圈子,飛出這圈子!到雲端裏去,到雲端裏去!哪個心裏不成天千百遍的這麼想?飛上天空去浮著,看地球這彈丸在大空裏滾著,從陸地看到海,從海再看回陸地。凌空去看一個明白——這才是做人的趣味,做人的權威,做人的交代。[……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08

注釋

 

109

內容分析要點

【內容分析要點】

1     想飛的願望

        文章以「飛。」為第一句、第一字,言簡而易明,就是作者想飛。作者運用很長的篇幅細緻描寫餓老鷹在塔上盤旋,小時候的他已經走出書房,渴望跟老鷹一起飛翔。

2     渴望自由

        徐志摩所說的「飛」,並非一種單純意義上的飛,而是徹底的「飛」,這就是自由。

自由,與春秋時期莊子提倡的逍遙自在的虛無主義一脈相承。只有自由,才能享受美麗的人生,是做人的趣味、權威和交代。作者追求個人自由,有著熱切願望。

3     擺脫現實的局限

        「飛出這圈子」,表明作者對現實的原本位置的不滿,希望飛出「圈子」。作者不滿足於現實,想飛出自己生活的局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0

寫作手法要點

【寫作手法要點】

1     充滿浪漫氣色

        徐志摩的詩,是浪漫的,他的散文,亦不例外。他的朋友梁實秋曾說:「徐志摩的散文,無論寫的是什麼題目,永遠的保持一個親熱的態度……讀了〈想飛〉,讓我感覺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親切的談話,聊天一樣,而且他的散文充滿著豐富的想像,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熱情。」

2     引用《莊子.逍遙遊》

        起首以大鵬的飛翔雄姿說明自己心目中「飛」的理想境界,與下文提到對自由的追求,相互呼應,亦有深化主題的效果。

3     運用象徵

        作者以飛」來象徵自由」給理想中賦予深層而內涵,同時使讀者對其理想了形象化的理解

4     文辭優美

        徐志摩寫《想飛》的筆觸保持了他的一貫寫作風格,文辭浪漫優美,文字精妙簡要,清新流暢,而且富於詩意,營造獨特的意境,作品為人們所稱道。

5     修辭豐富

l           重複:文章中重複的句子,如「飛出這圈子,飛出這圈子!到雲端裏去,到雲端裏去!」,都是作者內心強烈的情感所在,口號式的內心呼喊,一次又一次,使作者的情感傳出,讀者也同時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 排比:本篇運用了不少排比句,例如「不是那在樹枝上矮矮的跳著的麻雀兒的飛;不是那奏天黑從堂匾後背沖出來趕蚊子吃的蝙蝠的飛;也不是那軟尾巴軟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飛。」排比的作用,在於使情感層層推進,營造強烈的抒情效果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 誇張:本篇一些段落句子巧用誇張,當中描寫「飛」的幅蓋程度十分誇張,目的在於強化作者「想飛」的願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1

語譯

 

112

理解內容(問題)

【理解內容】

1        文中「飛出這圈子,飛出這圈子!到雲端裏去,到雲端裏去!」運用了重複的寫作手法,表現了什麼感情?

2      文中「是人沒有不想飛的」、「哪個心裏不成天千百遍的這麼想?」,這些句子表現了怎樣的語氣態度?

        A猶疑

        B懷疑

        C堅定

        D感歎

3      作者在文中提及要怎樣的「飛」?試舉例略述之。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113

理解內容(答案)

【理解內容答案】

1        作者追求自由,逃離現實的強烈願望和決心。

2     C堅定     ü

3      (以下任何一點均可)

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畏風雲,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:

        「要飛就要滿天飛,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」

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飛出原來的圈子:

        「飛出這圈子,飛出這圈子!到雲端裏去,到雲端裏去!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4

理解技巧(問題)

【理解技巧】

1      文中「灰蒼蒼的大翅膀沒掛戀似的在盤旋」一句,具以下哪一種作用?

        A比喻

        B移情

        C誇張

        D否定

2        文中「一翅膀就跳過一座山頭,影子下來遮得陰二十畝稻田的飛。」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?

        A比喻

        B移情

        C誇張

        D否定

3      試在文中找出一組排比句,並說明其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5

理解技巧(答案)

【理解技巧答案】

1      B移情     ü

2      C誇張     ü

3      排比句:不是那在樹枝上矮矮的跳著的麻雀兒的飛;不是那奏天黑從堂匾後背沖出來趕蚊子吃的蝙蝠的飛;也不是那軟尾巴軟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飛。

        作用:加強情感,深化堅決追求最自由的「飛」而非其他的主旨。